原文及翻译
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是件快乐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这不也是德才兼备的人吗?
⒉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是智慧的。
⒊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了解(知识)的人比不上喜欢(知识)的人;喜欢(知识)的人比不上以知识为乐的人。
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同行,在他们之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在这里。我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它,他们那些短处(如果自己也有)就要改正它。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温习旧的(知识)从而知道新的(知识),你可以凭借这种方法做老师了。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当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到来时,这样以后,你便知道松树、柏树是在最后凋谢的。
7.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不能想要快,不能贪图眼前的小利益。想要快,就不能达到目标;贪图眼前的小利益,那么大事就干不成。
8.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我曾经整天不吃东西,整夜不睡觉,用(这些时间)来思考,没有好处,还不如学习。
扩展资料:
孔子介绍:
孔子(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汉族人,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中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
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
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据记载,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华夏族)后裔,故为子姓。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夏邑)。
微子启死后,其弟微仲即位,微仲即为孔子的先祖。自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之后,后代子孙开始以孔为氏,其曾祖父孔防叔为了逃避宋国内乱,从宋国逃到了鲁国。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论语八则
论语《阳货篇》翻译
论语六则原文及翻译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翻译孔子说:“学了并时常温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同门师兄弟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便能有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这个)做老师了”。
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翻译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不解,只思考但不学习就会陷入困境。”
4、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对于学习,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比喻学习知识或本领,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接受得快,爱好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接受得快。
5、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几个人在一起走,一定有我的老师在其中;选取他们好的东西加以学习、采纳,他们(身上)不好的东西(自己身上如果有,就)加以改正。”
6、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达事理;五十岁的时候我懂得自然的规律和命运;六十岁时对各种言论能辨别是非真假,也能听之泰然;七十岁能随心所欲,却不逾越法度规矩。”
《论语》是儒家最原始和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是中国传统社会中士子们必读的重要典籍。我为大家整理了论语《阳货篇》全文和意思,希望大家喜欢。
论语《阳货篇》
作者:佚名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说,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子曰:?夫召我者而岂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子谓伯鱼曰:?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
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子曰:?乡愿,德之贼也。?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荡;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诈而已矣。?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者。?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讦以为直者。?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子曰:?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
论语《阳货篇》翻译: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见,他便赠送给孔子一只熟小猪,想要孔子去拜见他。孔子打听到阳货不在家时,往阳货家拜谢,却在半路上遇见了。阳货对孔子说:?来,我有话要跟你说。?(孔子走过去。)阳货说:?把自己的本领藏起来而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做仁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过机会,这可以说是智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年岁是不等人的。?孔子说:?好吧,我将要去做官了。?
本文来自作者[滕嘉倪]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84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滕嘉倪”!
希望本篇文章《论语原文及翻译理解》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原文及翻译⒈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习按时温习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有志向相同的人从远方来相聚(互相切磋,增长学问),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