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提供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许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如:不吃早饭、大量喝饮料、吃冷饮、不定时大便等。为了使孩子们明白食物在体内消化吸收的过程,养成良好的饮食和卫生习惯,学习保护自己的健康,我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人体消化食物的过程。 2、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3、初步了解人体奥妙,对人体感兴趣。 三、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食品、操作材料人手一份 四、活动过程 (一)引起探索兴趣: 师:我们每天都要吃东西,那么吃下去的食物到哪里去了呢? 食物在人体中是怎样旅行的,经过了哪些地方? (第一次完整地看课件整体演示) 提问:食物的旅行,先经过哪里,再经过哪里,最后经过哪里? (第二次完整地看课件整体演示) (二)通过课件局部演示,进一步知道食物旅行的过程,并初步了解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的作用,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 1、食物旅行的第一站是什么地方? 食物在我们的口腔里有什么变化?怎么会的呀? (引导幼儿在吃食品的过程中,相互观察感受) 2、牙齿的作用真大,我们应该怎样来保护牙齿? 3、经过口腔后,食物到哪里去旅行了,它是通过什么到胃里的? (引导幼儿在喝水的过程中,感觉食管的作用以及在人体的位置) 4、食物在胃里,会发生什么变化?怎么会的呀?(丰富词:蠕动) 小结:胃就象一个口袋,胃的蠕动是为了把口袋里食物磨得更细, 更烂,便于人体消化。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这个口袋里装的食物太多了,会有什么后果呢?你以前有没有遇到过胃不舒服呀,怎么会的?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来保护胃? 小结:不要吃太烫的食物,吃饭要定时定量,饭前饭后都不能做剧烈的运动,食品的种类也要丰富,还不能吃太多的冷饮和零食等等。 6、刚才食物的旅行经过了口腔、食管、胃、它又要旅行了,下一站是哪里呢?(引导幼儿了解小肠的作用) 小结:小肠就像一个加工厂,把食物的营养都吸收了。
这一周,我给学生上了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目前只上了三个班,但是我感觉效果都不理想。
这一节课最最重要的就是两个模拟实验。
一.模拟食道工作,二.模拟胃工作。都遇到了很多的问题。
第一次讲课的时候,孩子们模拟食道工作,他们使劲的挤压我们的模拟道具吸管,模拟实验之前我讲好的规则他们似乎也忘记了,我感觉孩子们思维没有跟上,也不知道如何去引导他们关注及思考食道是怎样运输我们的胃的,如何把这一个环节把上得扎实一些。上网观摩了几节课例,但是我发现那是优秀案例,上第二次的时候,孩子们似乎还是没有充分感知。我想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还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去想去设计,我的感觉我的学生见到吸管就兴奋,模拟实验后孩子们的思维没有得到很好的提炼,就算不实验孩子们也可以回答出食道自己在蠕动运送我们的食物,实验的价值就提现得渺小了,所以我想说到底该怎样设计实验才能让孩子真正的体验到食道是自己蠕动运送食物,而不是按照平时的经验来回答问题。
第二个实验模拟胃,模拟胃的材料我刚开始用塑料袋,有几个组孩子们把塑料袋磨破了。第二次我换成了自封袋,太小了,对于模拟胃的时候,我感觉孩子们要么用力过度,要么就没有充分在实验中体会,最后变成我想要的答案基本上是我自己说出来。
这一周,想了好多办法,想把这节课上得有深度一些,我听了师父的意见,但是怎么感觉很多话在她说出来我觉得很有意思,我说出来似乎变了一个味道。我现在找不到更好的方式去引导孩子们,按照教参及自己的一些想法去做。师傅说其实上一节课需要抓重心,什么都想要可能就是一盘散沙,那本节课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我仔细的看了看我的教案及环节设计,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但是总感觉整节课上下来缺乏一些层次感,现在这个问题很困扰我。希望各位老师们提出您宝贵的意见,谢谢。
现在我把我的教案发到下面,请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食物在身体内的旅行》是教科版四年级新教材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消化》第八课。第一部分—聚焦,教科书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是否有过如肚子饿、被食物噎到等经历,期望孩子们对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形成初步的、有依据的推测。第二部分-探索,首先引导学生在人体轮廓图上呈现自己对于食物在人体中消化过程的初始想法,再让学生对照教师提供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进行阅读分析、修正、完善自己的认识。在讨论修正过程中,引导学生对“食管”和“胃”的形态和功能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第三板块-研讨,教科书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这三个问题的研讨,旨在引导学生明白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与形态的联系,同时希望学生能将各个消化器官联系起来,形成“系统”的意识。第四-拓展,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来保护各消化器官,从而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学情分析
食物的消化,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话题。我们每天都要吃食物,但哪些器官参与了消化?它们各起什么作用?食物按怎样的顺序被消化、吸收?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模糊的。很多学生在前概念里认为胃是最主要的消化场所,食物营养都是在胃里被吸收的,所以本课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通过对比科学家绘画的人体消化图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然后通过模拟实验、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对消化系统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2.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科学探究目标
1.在已有的基础上,完成食物消化过程图,并能够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对自己画的食物消化过程图进行补充完善。
2.查阅资料,了解有关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对照资料能够完善自己对人体消化器官的认识。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研究结果,合作交流。
2.善于在反复观察、研究中完善认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认识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与能量,健康生活可以保护消化器官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各个消化器官的功能,理解器官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
难点:理解消化道的蠕动,理解食物消化是由多个器官共同协作而完成的,建立系统和有联系的观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装有米饭和馒头的袋子,吸管,米饭,馒头,学生活动手册,课本
教师准备:课本,多媒体课件,吸管,袋子,米饭,馒头,教学板书等
教学过程
聚焦问题,引出课题(2min)
师:同学们,马上要国庆了,你们最想带什么食物去旅行呢?(回答:汉堡包......)
师:今天刘老师请来了食物当我们的导游,它将带我们去一场特殊的旅行-----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贴板书)
探索引导,解决问题(29min)
画一画:食物“旅游”路线图(8min)
师:孩子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那么我们的食物离开口腔后会带我们去身体里的哪些地方旅行呢?谁来说一说?(食道,胃......)贴板书
师:刘老师发现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旅游规划,请拿出学生活动手册,翻到第八页右下角找到人体轮廓图,请你画出你认为食物离开口腔后进入人体经过的器官。注意:只需要画出你们认为食物离开口腔后可能会经过的器官形状并且标出器官的名称就可以了。
我请两个同学上黑板画一画并且说一说你的想法(画图讲解)师:其他同学你有没有不同的设计(举手回答)
总结性语言:其实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景点及路线是固定的,食物离开口腔后依次经过食管,胃,小肠,大肠。(贴板书)
我们把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图叫做消化系统图(贴板书),旅行的器官叫做消化器官(贴板书)。
纠错:现在给一分钟的时间对照食物旅行路线图进行修正
活动一:模拟食道工作(7min)
师:孩子们,那我们跟随食物导游去到第一站----食管。孩子们,看看食管长什么样子啊?(长长的,细细的,空心的……)
食物离开口腔后进入食管会变成什么样子啊?(变黏了……)你们想不想亲自到食管里面看一看?(想)
哎呀,糟糕。食管在我们身体里面,没办法进去看,谁来帮大家想想办法?(答:用生活用品代替)
师:看,这是什么?(出示吸管),我们可以用吸管模拟食管。刘老师给每个组的小朋友都精心准备了两根大小一样的吸管,分别装了干馒头和湿馒头。现在请你用自己的方式将馒头从一端运送到另一端,并且思考食管的作用是什么?(贴板书:作用)
师:为了保证每位小朋友都运送成功,我还要和大加做一些小约定。播放ppt
学生模拟实验
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运送的?(挤,捏……)
但是,我们吃馒头的时候没有捏我们的食管啊?那说明我们得食管自己在动,我们把食管这种自己运动的方式称之为蠕动!
师:哪位小朋友愿意来总结一下食管的作用?(运输……)
总结:非常好,我们的食道通过蠕动的方式,将食物运送到下一站,起到了运输的作用。(贴板书:运输)
活动二:模拟胃工作(7min)
师:食物离开食管,来到了我们的第二站-----胃。胃像一个容器一样接住了我们食道中的食物,看一看我们的胃长什么样子啊?(生:回答)
那有没有孩子知道食物到胃里面又变成什么样子了?(生:回答)
师:刘老师今天早上用口袋装了食物在这放了两个小时,我打开看一看,奇怪了,没有变成你们说的样子啊?为什么?(预设:胃分泌胃酸)
看来呀,我们还需要用白开水模拟“胃酸”倒进我们的“胃”里面,你们猜一猜会不会变成你们说的那样?(会/不会)
师:真的吗?口说无凭,你们想不想动手做一做?(想)那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具体的操作方法:播放ppt
刘老师今天给每个组的小朋友都准备了一盒你最想带去旅游的食物,现在请小组长出列上来领取。(发食物)
学生实验
师:孩子们,打开看看食物变成什么样子了?(生:回答) 胃的作用又是什么?(消化)
总结:其实我们胃里面的肌肉很发达,通过自己蠕动将食物进一步磨碎,在胃酸的相互作用下变成食糜,起到了消化的作用。(贴板书:消化)
活动三:小肠大肠的作用(7min)
师:孩子们,食物这时候又去到哪一站了?(生:小肠)你知道小肠有多长吗?我现在要请今天表现最乖的小组来配合刘老师,放小肠。
我们的肚子怎么会装下这么长的小肠呀?(生:蜷缩在腹腔里面)? 小肠的作用又是什么呢?(生:吸收营养。贴板书:吸收营养)
师:正是因为小肠又细又长,这时候食物走这么长的路,他几乎耗尽了身体里全部的力气,那么只剩下躯壳残渣流入我们的大肠里面,那我们的大肠就起到了储存残渣的作用(贴板书:储存残渣)
总结:今天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全部结束了,哪位小朋友愿意回顾一下我们和食物分别去到了哪些消化器官,这些消化器官的作用是什么?注意请用这样的句式回答:我们和食物离开口腔后去到了(? ),作用是(? )。
研讨交流,学以致用(7min)
1、什么样的食物容易进入“食道”容易被运输,这与口腔的工作有什么关系?
? 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
拓展延伸,视频总结(2min)
本文来自作者[友易]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67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友易”!
希望本篇文章《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食物是怎样在人体旅行的》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一、活动背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为孩子提供的饮食也越来越富有营养,但依然有许多家长抱怨孩子不能好好吃饭,孩子的健康不能得到保证,原因是许多幼儿有一些不良的饮食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