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
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
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树种、奇花异草、珍禽异兽
4、气候与天象景观——适宜于避暑避寒疗养治病的气候及特殊的天象景观,如泰山日出、庐山云瀑、黄山云海以及虽可遇不可求但出现频率较多的峨嵋佛光、沙漠海市蜃楼、极地极光等。
5、历史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建筑遗址、石窟石刻等
6、民族文化及其载体——主要包括可视、可感、可参与的特殊民俗礼仪、习俗风情、节日庆典、民族艺术和工艺等。
旅游资源多种多样,既有自然形成的,又有历史遗留下来的和当代新建的,它与旅游目的的多样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扩展资料
旅游资源的其他特性
1、旅游资源的垄断性,即不可转移性:大家常常称旅游业为“无形贸易”,“风景出口”,实际上就是凭借着这些千姿百态的自然和社会文化资源把旅游者从世界上每个角落吸引到旅游地来的。
旅游资源不同于其它各种资源,它有强垄断性。正如世界建筑史上最伟大的奇观之一的万里长城,是在别的国家看不到的。正象许多游客讲的那样,“到了中国,没有去北京,等于没有去中国,到了北京,不去游长城,等于没有到北京。”
2、旅游资源的季节性:除了会议、商务等形式的旅游以外,观光旅游受季节的制约最大。这特别表现于海滨城市,每到夏季,前来避暑的游客蜂拥而至,以致于出现了超饱和现象吃、住、行、游、购、娱乐等都出现了问题,以致有人发出“花钱买罪受”的怨叹。
而到了10月份至次年5月份来这些,旅游胜地的游客就寥寥无几。因此,旅游的季节性造成旅游业的淡旺季。旺季越长,旅游业的收入就越大,反之亦然。
3、旅游资源的民族性: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背景、经济状况不同,所以他们的生活方式、服饰装束、风土人情、住宅建筑、风味小吃等等也不同,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
如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西南地区的竹楼,北方的四合院,以及傣族的泼水节,藏族的浴佛节,侗族的花炮节,彝族的火把节,壮族的歌圩等等。在这些盛大民族节日和盛会里,各族人民身着艳丽的服装,载歌载舞,兴高采烈,气氛非常热烈。这些盛会对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来讲,有着非常大的吸引力。
由于我国特别是南方地区碳酸盐岩分布广,加上多样性气候条件,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岩溶旅游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如我国华南珠江流域地区是热带岩溶发育区,区内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碳酸盐岩分布广、厚度大、岩性纯。广西盆地中,平地拔起的峰林,层层叠叠的峰林,开阔的岩溶洼地和孤峰平原,纵横交织的地下河系和大型洞穴形成特色,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和广西龙虎山自然保护区内的岩溶景观便属此类。
在中国北方,由于气候干燥、降雨量较少,地表岩溶微弱,所形成的岩溶地质景观与南方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岩溶地表形态单一,以旱谷、泉群居多,其次为溶洞、落水洞、溶沟等。北京上方山自然保护区中的岩溶就是这种类型,区内发育于晚元古代白云质灰岩中的云水洞为我国北方最长的溶洞之一,长度达612m。
一、洞穴旅游资源
岩溶洞穴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我国有许多著名洞穴,异彩纷呈,各具特色,有的洞穴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有的则是近年发现和开发的。
中国洞穴资源中有25%分布在西部地区,洞穴分布射击性、构造、气候条件、地下水作用都有密切关系。我国大中型洞穴主要分布在贵州、广西、云南、湖北、湖南、四川、江西、广东、浙江、安徽、江苏以及山东、辽宁、河北、北京等省区岩溶发育地区。仅贵州北部就有700多条暗河,广西桂林-阳朔一带有2000多个洞穴。目前我国开发的洞穴约300多处。其中一部分是在原来洞穴基础上进行整修。开发较早的是桂林七星岩、芦笛岩等。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洞穴开发较多,如辽宁本溪水洞、贵州安顺龙宫、浙江桐庐瑶琳仙境、北京房山石花洞等,每年都接待大批国内外游客。90年代开发的广西荔浦丰鱼岩、桂林冠岩、四川武隆芙蓉洞等,已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我国目前最长的溶洞为广西地苏地下河洞(57.2km)、贵州都匀北溶洞(长40km)、湖北利川腾龙洞(长59.8km)、贵州绥阳双龙洞(长35.2km);较长的还有贵州息烽县多缤洞、贵州织金洞和湖南慈利索溪峪黄龙洞。面积最大的溶洞为湖北宋家河大厅(432万m2)、湖南桑植九天洞,总面积250万m2。贵州织金洞面积30万m2、四川兴文县石风洞面积20万m2,都是较大的洞穴。最大的水洞当数辽宁本溪水洞,主洞长3000m,总面积3.6万m2。贵州安顺龙宫水旱洞长4000m,地下暗河长达15km。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探明的主要溶洞群有:
(1)湖南永顺县猛洞河溶洞群:在风景区沿线共分布有300多个溶洞;
(2)湖南龙山县火岩溶洞群:有洞穴212个,其中飞虎洞长达数十里,已探明约10km;
(3)福建宁化县湖村溶洞群:发现溶洞近百个;
(4)湖北随州大洪山百洞:已开发的有仙人洞、双门洞、黄人洞等。仙人洞几个大厅可容万人;
(5)云南宜良九乡洞群:拥有100座洞穴,集中分布在叠虹桥、三脚桥、大沙坝和大上洞等景区,此外还有长13km的地下河系统;
(6)安徽石台县溶洞群:已知有溶洞109个,已开发的有蓬莱仙洞、鱼龙仙洞、慈云洞等,筹备开放的有太极洞、灵显洞。
此外还有广西柳州都乐岩洞群、山东沂源洞群、北京房山石花洞地区洞群、浙江杭州灵山洞群、湖北咸丰县红军洞群、云南泸西县阿庐洞群、江西婺源县灵岩洞群等。已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溶洞有:贵州织金洞,安顺龙宫,本溪水洞,浙江双龙洞,详细情况见附录3:中国主要旅游洞穴。
二、岩溶峰丛峰林旅游地质资源
黔南和滇南的岩溶是在第三纪古热带岩溶的基础上继续发育的,尚残留有比较典型的峰林、石林等热带岩溶地貌。因云贵高原近期新构造运动的抬繁荣昌盛,较大河流都深切为峡谷。石林就是由巨大裂缝经溶蚀分割而成的石柱组合体,高3~20m,已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最近在路南石林东北约20km处,又发现一处面积更大的石林区,最高的石柱达40多米。在宜良、东川、弥勒、罗平等地也有石林分布,均发育在近于水落石出平厚层石灰岩中,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也发育有黄果树石林和天星桥石林,桂林乐业凤山的高峰丛、深天坑、天生桥、溶洞地下河岩溶景观气势磅礴、系统完整是科研、旅游的热点地区。
华北云台地貌中岩溶作用的研究及其区域对比如关山、林滤山、武安、邢台、焰城、涞源、涞水等层状峡谷地貌、岩溶大泉,多层溶洞、长崖、套谷、瓮谷、峰墙峰丛,等形成于中新世以来的云台期切割和红石峡期切割。近年来旅游业迅速发,10年来旅游人数增加10倍。旅游收入增长50倍,居民就业25000人,人增年收入200倍,已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他有云台地貌特征的太行山区也都成为国家地质公园和重点风景名胜区在旅游经济的发展方面都取得长足进步。
三、复合岩溶旅游地质资源
贵州和滇东岩溶高原晚近期地壳间歇性急剧抬升,导致河流溯源深切,峰丛、峰林、洼地、槽谷等呈层状分布,表现为多层地质景观的特色。我国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桂林、黄果树、织金洞、龙宫,红枫湖、荔波樟江、马岭河、石林、九乡溶洞、建水燕子洞庭湖等就分布在这一地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内地表岩溶形态有落水洞、漏斗、洼地、槽谷、肓谷及坡立谷等,组合成为峰丛漏斗、峰丛洼地和峰丛盆地等景观,另外还有兴义县普嘎山自然保护区。同时在这片高原上还可见峰林、石林等,云南石林世界地质公园和贵州兴义县泥凼石林自然保护区的岩溶景观就以石林为主。
本文来自作者[晓山]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398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晓山”!
希望本篇文章《旅游资源的多样性表现在哪些方面-》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地文景观类——山岳形胜、岩溶景观、风沙地貌、海滨沙滩、特殊的地质现象和地貌类型等。2、水域风光——河流、湖泊、瀑布、泉水、溪涧、冰川、滨海等3、生物景观——森林、草原、珍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