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等,规划建设30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
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以动植物功能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发掘与确证为重点,开展重要功能基因组发掘和利用研究,为农业动植物育种提供目的功能基因。
2.农业部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作物基因资源和新基因发掘的理论基础与技术创新,作物重要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及功能途径,作物品种分子设计的理论基础与技术等研究。
3.农业部水稻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水稻种质改良与创新利用,水稻的遗传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水稻杂种优势机理,品质形成机理,以及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转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分子设计育种等研究。
4.农业部小麦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专用、抗逆型小麦品种的资源发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小麦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重要病虫害发生、传播及流行规律,锈病等主要病害的分子致病机制等研究。
5.农业部玉米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玉米优良农艺性状种质资源的发掘与利用,高油、饲用、专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与示范,抗旱、抗病虫基因克隆与功能鉴定,优质、多抗、广适、高产玉米新品种选育等研究。
6.农业部棉花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棉花遗传多样性研究与基因挖掘,纤维品质性状形成机理,超高产分子机理与品种设计,抗逆机理与环境调控等研究。
7.农业部蔬菜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蔬菜遗传资源研究与育种研究,基因组学研究,栽培生理研究,病虫害与植物互作机理及抗性调控研究等。
8.农业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种质创制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油料作物和新型能源植物种质挖掘与创新,油脂与蛋白质形成的生物学基础,功能基因组学、现代育种理论与技术,环境生物学、油料质量安全标准与检测技术等研究。
9.农业部果树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落叶果树种质资源,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选育,分子生物学技术及应用,栽培生理与技术等研究。
10.农业部牧草遗传资源与育种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收集、鉴定、保存与挖掘利用,牧草种质的创新与新品种培育,牧草优质高效栽培理论与技术等研究。
11.农业部热带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天然橡胶、木薯、棕榈和热带水果等生物资源的收集、挖掘、利用与遗传改良,热带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生产的生理与分子基础等研究。
12.农业部畜禽遗传资源与繁殖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猪、牛、羊、鸡等畜禽品种基因组作图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转基因育种家畜胚胎工程,胚胎发育过程与分子调控机理等研究。
13.农业部淡水渔业与种质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渔业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海水养殖生态调控与环境修复、海水健康养殖以及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等研究。
14.农业部植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作物主要病虫害、次生害虫的预警、发生、灾害形成机理、防控机制,作物病虫害的抗性基因的克隆与功能鉴定及分子遗传基础,寄主、病害虫、环境的相互作用,以及农业生物灾害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
15.农业部兽用药物与兽医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兽药生物靶分子的药物设计,药物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机理,药物结构的肠内生物转化,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和毒性机制等研究。
16.农业部动物疫病病原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新型动物疫病、重大人畜共患病原的致病机理与防控机制,动物疫病病原病害的诊断与快速检测,动物传染病病原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病原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分子致病与免疫机理等研究,研制新型疫苗及新型诊断试剂。
17.农业部海洋渔业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主要围绕海洋渔业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海洋生物发育、繁殖和营养生理学和免疫学,渔业资源的养护增殖和资源的合理开发等研究。
18.农业部农业微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农业微生物战略资源收集、保藏、鉴定、评价,转基因生物用、农业蛋白质工程用两类基因和菌株遗传改良、农用代谢物等研究。
19.农业部农业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气候变化与农业相互作用机理,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调控,农业环境演变监测与预警,农业环境污染特征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农业生物与环境作用机理及调控等研究。
20.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植物营养的生物学基础,养分转化与循环过程及调控原理,养分资源高效利用机制,作物施肥与环境质量控制原理,以及新型肥料研制与产业化等研究。
21.农业部耕地保育与农业土壤学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中低产耕地改良与质量培育的理论和技术,耕作管理措施对耕地质量影响机制,耕地水土流失防控技术,氮磷等养分流失控制技术研究,研制相应的土壤调理剂。
22.农业部作物高效用水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降水资源高效转化、控制与利用的水动力学机制,作物需水和高效用水的生物学基础,作物抗旱节水遗传改良、生理调控和节水农作制度的理论与方法等研究。
23.农业部生物质能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甘蔗、木薯以及抗盐碱、抗旱等能源作物的选育、改良,畜禽粪便、工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新型生物质能新工艺开发等研究。
24.农业部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动物饲料的营养与免疫、动物营养代谢机理,新型、高效饲料资源开发与高效利用,饲料对动物健康、养分转化效率及产品质量的影响规律,动物营养代谢病与环境性疾病的分子机理等研究。
25.农业部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干旱、盐碱地对作物生长的影响机理,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高产、优质、高效、安全栽培技术,作物重要性状发育基础及新技术规模化应用等研究。
26.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与标准,农产品中污染物溯源及产前、产中、产后全程质量控制等技术研究。
27.农业部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农产品综合利用、深加工、食品安全评价,农产品加工、储运关键技术,以及食品添加剂、食源性微生物等研究。
28.现代农业装备农业部重点实验室:开展农业机械技术基础理论与关键部件研究;农作物种子加工、播种、栽插、管理、收获共性技术与装备研究;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丘陵山地轻简型装备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与智能化装备研究;渔牧业机械化技术装备等研究。
29.农业部农业信息化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3S技术在农业自然灾害、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和监控中的应用,农业生产的数字化、智能化装备,重大疫病、疫情监测和应急处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等研究。
30.农业部设施农业工程重点实验室:主要开展温室大棚材料、结构与建设标准,设施内部环境控制技术与装备、设施作物优质高效栽培、设施自动化管理、设施内部小型作业机械等研究,以及设施养殖设施和标准化技术,设施种养殖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等研究。
赵战勤
赵战勤,男,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兽医生物制品工程团队学术带头人。2008年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预防兽医学专业,同年到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5.05-2016.05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兽医学院做访问学者研究。长期坚持在科研、教学、生产一线,致力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研究方向为家畜传染病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以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为研究重点,主要从事动物源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超级细菌”的跨种传播机制及其宿主易感相关性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以重要畜禽细菌性传染病疫苗为研究重点,在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工艺学、开发与创制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
中文名:赵战勤
外文名:zhanqinzhao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河南开封兰考
出生日期:1980.10
职业:教师
毕业院校:博士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
信仰:中共党员
主要成就:动物传染病及其疫苗研发
代表作品:猪主要细菌性传染病疫苗的研究与开发
人物简介
赵战勤,男,1980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河南科技大学兽医生物制品工程团队学术带头人。2002年本科毕业于河南农业大学牧医工程学院兽医(卫检)专业;同年到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攻读预防兽医学专业博士学位(硕博连读),导师为著名的家畜传染病专家陈焕春院士和吴斌教授,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猪源链球菌、大肠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等的分离鉴定、血清分型和基因分型的研究。期间荣获“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研究生”奖。博士学位论文“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重组沙门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研究”荣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2008年至今在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其中2015.05-2016.05在美国佐治亚大学兽医学院做公派访问学者研究。长期坚持在科研、教学、生产一线,致力于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研究方向为家畜传染病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以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为研究重点,主要从事动物源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超级细菌”的跨种传播机制及其宿主易感相关性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以重要畜禽细菌性传染病疫苗为研究重点,在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工艺学、开发与创制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建立了完善的畜禽病原细菌种质资源库,保藏有动物主要细菌性病原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红斑丹毒丝菌等菌种5600余株,筛选了32株符合我国流行特征的疫苗菌株;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重要病原细菌的保护性抗原70余个,研发并转化了5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联合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企合作重大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InfectionandImmunity》、《Vaccine》、《中国农业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发表研究论文52篇,其中SCI论文21篇,申报《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2项,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主要研究经历
1.2003.07-2005.06硕士研究生阶段,主要从事猪水肿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灭活疫苗和诊断方法的研究。完成了该疫苗实验室的研究阶段,包括水肿病大肠杆菌疫苗菌株的筛选、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灭活疫苗的配制、小鼠攻毒保护效力试验、猪攻毒保护效力试验。指导完成该灭活疫苗的后期临床试验。
2.2005.06-2006.04博士研究生前期阶段,参与2005年四川突发的人猪共患链球菌病的诊断和攻关:在2005年四川省发生的人畜共患“猪链球菌病”的鉴定工作中,本人是华中农业大学的主要执行鉴定人员。对四川强毒株SC-1,SC-2,SC-3和其它一些地方强毒菌株进行了分子生物学特性研究。为构建猪链球菌病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同时,开发出临床实用的猪链球菌2型PCR快速检测试剂盒。
3.2006.05-2007.08博士研究生后期阶段,主要猪萎缩性鼻炎病原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流行病学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包括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和分子生物学、沙门氏菌载体的开发、波氏杆菌重组沙门氏菌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构建的基因工程重组疫苗已经进行了环境释放试验。同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4.从2002年即在全国各地养猪场进行了大量的兽医临床诊断和综合防控。特别是在湖北、河南等省份的大型规模化猪场进行长期的临床诊断和疾病流行情况的调查。获得大量一手的猪流行病资料,同时分离了大量的流行菌株,主要包括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等。
5.2008年至今在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研究方向为家畜传染病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开发,以重要畜禽细菌性传染病疫苗为研究重点,在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工艺学、开发与创制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建立了完善的畜禽病原细菌种质资源库,保藏有动物主要细菌性病原菌种5600余株,筛选了32株符合我国流行特征的疫苗菌株;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重要病原细菌的保护性抗原70余个,研发并转化了5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联合疫苗和亚单位疫苗。
研究基础与技术平台
主要研究方向为家畜传染病及其疫苗的研究与开发。在基础研究方面,以人兽共患细菌性传染病为研究重点,主要从事动物源多重耐药性大肠杆菌和结核分支杆菌等“超级细菌”的跨种传播机制及其宿主易感相关性的研究。在应用研究方面,以重要畜禽细菌性传染病疫苗为研究重点,在兽医生物制品的生物学、工艺学、开发与创制等方面研究比较深入。目前,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材料和技术手段,打下了如下主要研究基础与技术平台。
建立了完善的畜禽病原细菌种质资源库,保藏有动物主要细菌性病原副猪嗜血杆菌、链球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巴氏杆菌、红斑丹毒丝菌等菌种5600余株,筛选了32株符合我国流行特征的疫苗菌株;通过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重要病原细菌的保护性抗原70余个,研发并转化了5种细菌性传染病的联合疫苗和亚单位疫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校企合作重大横向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16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各类奖项18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内外期刊《InfectionandImmunity》、《Vaccine》、《中国农业科学》、《微生物学报》等发表研究论文52篇,其中SCI论文21篇,申报《国家新兽药注册证书》2项,主编或参编著作6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
所在“河南省高等学校环境与畜产品安全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为河南省“双基”评估优秀实验室。学校拥有动物科技学院和附属动物医院、医学院和附属“全国百佳医院”,适合动物传染病及其人兽共患病等科研项目的开展。项目组所在实验室ABIVeriti型PCR仪、BIO-RADGelDoc型凝胶成像系统、BIO-RADProteani12型双向电泳系统、Alpha1-2LD型真空冷冻干燥机、Sigma3-18KS型高速冷冻离心机、多功能细菌-细胞转化仪、超声波细胞破碎仪、PKF细菌内毒素检测仪、BIO-RAD蛋白质双向电泳仪、Thermo超低温冰箱、超纯水系统、紫外分光光度计、全自动酶标仪、安泰SW-CJ-2FD型超净工作台、Bio-Rad生物安全柜等设备。
河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实验室开放平台拥有BIO-RADCFX96Touch型荧光定量PCR仪、Zeiss公司AxioObserverA1型倒置荧光显微镜、BD公司FACSVerse型流式细胞仪、Beckman公司OptimaL-80XP型超高速冷冻离心机、GE公司AKTAPure型蛋白质纯化系统、WATERS公司AllianceE2695型效液相色谱仪、PerkinElmer公司Clarus690型气相色谱仪、PerkinElmer公司PinAAcle900H型原子吸收光谱仪、PerkinElmer公司Avio200型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仪、PerkinElmer公司、Thermo公司Nanodrop2000C型超微量核酸蛋白浓度测定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还有试验动物房、动物医院、试验牧场、无菌细胞间等设施。
河南科技大学动实验室开放平台拥有HitachiS4800型电子扫描显微镜、HitachiHT770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大型仪器设备。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源产NDM-1细菌的分离鉴定及人-猪交互传播可能性研究(31302106),2014-2016,25万元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猪源产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1大肠埃希菌的传播特性研究(U1704117),2018-2020,52万元
3.校企合作重大横向项目,副猪嗜血杆菌病三价灭活疫苗的研究与开发(H20160922),2016-2019,520万元
4.校企合作重大横向项目,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灭活疫苗的研究与开发(H20170806),2017-2022,440万元
5.校企合作重大横向项目,副猪嗜血杆菌病五价灭活疫苗的研究与开发(H20190107),2018-2022,480万元
6.校企合作横向项目,兽医传染病诊疗视频系统的开发(H20181205-2),2019.01-2020.12,32万元
7.河南科技大学重大产学研培育基金项目,猪链球菌病亚单位疫苗的研究与开发(2015ZDC04),2016-2019,50万元。
8.河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带头人基金项目,羊传染性胸膜肺炎亚单位疫苗的研究(2015XSD28),2015-2017,30万元
发表的主要研究论文
本文来自作者[竹慧智]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396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竹慧智”!
希望本篇文章《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的实验室-布局》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国家按照现代农业发展需求 、农业领域学科布局和已有建设基础等,规划建设30个农业部综合性重点实验室。1.农业部农业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以动植物功能基因组测序、功能基因发掘与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