熏陶怎么读:xūn táo
资料扩展
熏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ūn táo,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出自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
词义
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在老师的熏陶下,同学们学习更刻苦了。
解释
基本解释
polish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品行、习惯变得一致。
详细解释
被一种思想、品行、习惯所濡染而渐趋同化。
近义词
陶冶
反义词
污染
例文
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达尔文﹞为教师亨士,受其熏陶,慨然有立伟功于学界之志。”
茅盾《追求》八:“现在有他自己在那里日夕,改变也是容易的。”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曾思懿是一个自小便在士大夫家的女人。”
拓展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广东省广州府新会县熊子乡茶坑村(今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茶坑村)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
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
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
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xūn 熏
xián 咸
fēi 鲱
熏
拼音:xūn,xùn
解释:
[xūn] 1.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染。~陶。~制。利欲~心。
[xùn]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本文来自作者[立人mio]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396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立人mio”!
希望本篇文章《熏陶怎么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熏陶怎么读:xūn táo资料扩展熏陶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xūn táo,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出自梁启超《天演学初祖达尔文之学说及其略传》。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