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是“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
出自张岱的《自题小像》,白话释义如下:
功名已然落空,富贵总是如梦,想做忠臣以死报国却有些怕痛,想做农民耕种自给却怕锄头重,写了二十年的书只配盖个瓦瓮,像这样的一个人到底有用没用?
张岱出身富贵之家,书香门第,少年时不事科举,游山玩水,吟风弄月,过着奢侈的生活。但随着明末大乱,张岱的家境一落千丈,明亡后,张岱避入深山,隐居不仕,每日著书,贫困不堪,衣食不能自给,以此自终。
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张岱常对自己少年时奢靡的生活进行反思,并认为当下的种种贫困是当年奢侈浪费的报应,所以有“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的句子。张岱的几个朋友在明亡后殉国而死,张岱却为了著书苟活下来,又不会耕种自给,所以说“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
“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张岱自嘲自己二十年著书,写出的东西只配盖个瓦瓮,又以反问句结束,这样的人有没有用就交给后人评说去吧。嘲弄中充满沉痛,引人深思。
扩展资料:
张岱的轶事:
崇祯五年(1633年)十二月,张岱住在浙江杭州西湖。这年冬天,天气很冷,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只见白茫茫一片,真是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某天初更后,张岱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撑着船前往湖心亭看雪。他放眼看去,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这时候,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他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点人影,除此之外便是一片雪白。
到了湖心亭里,张岱遇到两个人,他们铺毛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烤酒,酒炉里的水烧得滚沸,直冒出热气。他们看见了张岱,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的人呢?”拉着张岱一同饮酒赏雪。
张岱也不客气,坐下来痛快地喝了三大杯酒后,就和他们握手道别。临行前,张岱问他们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本地客居。下船时,船夫小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的痴人呢!”
张岱从湖心亭看雪回来后,为了抒发对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也为了追忆西湖乘舟赏雪的美好经历,于是欣然提笔,挥写了一篇夜冷孤舟、西湖赏雪的散文名篇——《湖心亭看雪》。
百度百科-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一世界的热闹,一个人的梦 作者:李敬泽 1.张岱喜欢的事是:深深庭院,眼神波俏的丫环,繁花和少年,华丽的衣裳,骏马奔跑的姿态,神奇的灯,烟花在幽蓝的夜空中绽放;还有梨园歌舞,紫檀架上的古物,雪白的手破开金黄的橘子,新绿的茶叶在白水中缓缓展开,这些都是张岱喜欢的事。 2.张岱还喜欢锣鼓吹打,喜欢人群。浩大的、如粥如沸的人群,其中有张岱。张岱叹道:人太多了,太挤了,太闹了。但人群散去,天地大静,一缕凉笛绕一弯残月,三五人静坐静听,其中亦有张岱。 3.张岱是爱繁华、爱热闹的人。张岱之生是为了凑一场大热闹,所以张岱每次都要挨到热闹散了、繁华尽了。 4.张岱,字宗子,居绍兴,生死于明清之际。家世殷富,少有捷才。然学书不成,学剑不成,学节义不成,学时文不成,学仙学佛,学种地,皆不成。时人呼为废物、败家子、蠢秀才、瞌睡汉,到老了,一言以总之,呼之曰:死老鬼! 5.张岱之后百年,有贾宝玉生于金陵。张岱所爱亦为宝玉所爱,宝玉之阅尽大观正如张岱凑够了热闹。该二人皆有与生俱来的冲动———成为“废物”,“废”了自己。故异史氏曰:宝岂“死老鬼”张岱投胎转世欤?张岱又字石公,莫不就是大荒山青埂峰下女娲补天所遗的一块废石? 6.张岱毕生足迹,南不过绍兴,北至兖州。山东、江苏、浙江,由圣人发祥之地到六朝金粉、湖上风月,地图上狭窄的一条正是古中国文明的中心。时当晚明,据说资本主义在此萌芽了,据说这萌芽又被掐掉了。但是…… 7.张岱和他的人群正无边无际地欢乐。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他们不知道北方的蛮族正撞击帝国的长城,不知道一个下岗驿丁的身后正聚集着更广大的人群,这是一支沉默、饥饿、仇恨的大军。 8.张岱不知道。张岱知道的是:这世界正在瓦解,天柱欲折,四维将裂,张岱在内心深处等待那一刻。那和满洲的铁骑无关,和李自成的义旗无关,和历史无关,那是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是尘埃落定。所以…… 9.张岱和他的人群见证了“末世”。他们见证无限的美、无限的繁华、无限的精致复杂,见证了缓缓降临的浩大的宿命。休说是王朝鼎革、人事浮沉,这种宿命的末世感将穿越康乾盛世,结出一朵最美的花,所谓“阆苑奇葩”:《红楼梦》。《红楼梦》是无数梦的影子,其中有张岱的梦。 10.张岱晚年耽于梦。鸡鸣枕上,夜气方回,五十年来,总成一梦。痴人说梦,遂有《陶庵梦忆》。 11.张岱此时国破家忘,流离山野。所存者,唯破床一具,破桌子一张,折腿的古鼎,断弦的琴,几本残书。还有梦。还有用秃笔蘸着缺砚写下的字。字迹想来是枯淡的,但应是依然妩媚,如当年旧事藏于白头宫女眼角眉梢。 12.张岱真正喜欢的事是:文字。 13.张岱好文字。不是那种正大的好,是纨绔子弟的那种好。好得有点儿赖皮,好得不讲道理。明代小品,文字通常是放得开了,但二袁其实还是官员气派,作爽朗作洒脱,自高处平易近人;至于竟陵诸家,越放开越别扭,如仆人扮老爷,手脚不知何处安置。倒是张岱,便是赖皮,便是不讲道理,也是娘胎里带来的随便。 14.张岱文字快。他喜用排比,快时直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目不暇接。张岱爱热闹,文字也热闹,眼观六路,下笔如飞,无黏滞、无间断。小品文字,写慢容易,写快难。快而又磊磊落落、跌宕流转如张岱者,尤难。 15.张岱纨绔也,故有霸蛮气。行文如操刀,造句如欺男霸女。如《报恩塔》起首一句:“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是也。”如《筠芝亭》:“筠芝亭,浑朴一亭耳,然而亭之事尽,筠芝亭一山之事亦尽。”此类句子均如一声断喝,挡者披靡。 16.张岱在文字中注视他的城郭人民,他失去的一切,他权当未曾拥有的一切。他竟无怨愤、无哀伤。偶尔张岱会感慨,但也只是一声轻叹。明季遗民中少有如张岱这般没心没肺。但张岱的没心没肺有更广大的境界:冬天降临时,凋谢的花、殒命的鸟何曾哭天抢地?而这古老文明的荒凉冬天已经来了。 17.张岱于崇祯二年中秋次日途经镇江。日暮时分,至北固山: 月光倒囊入水,江涛吞吐,露气吸之,噀天为白。余大惊喜,移舟过金山寺,已二鼓矣,经龙王堂,入大殿,皆漆静。林下漏月光,疏疏如残雪。余呼小仆携戏具,盛张灯火大殿中,唱韩靳王金山及长江大战诸句,锣鼓喧填,一寺人皆起看。……剧完,将曙,解缆过江。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金山夜戏》) ——这就是张岱的生命和生活,一场大静之中热闹红火的戏。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本文来自作者[妙之]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39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妙之”!
希望本篇文章《有用没用的作者张岱。》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全文是“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出自张岱的《自题小像》,白话释义如下:功名已然落空,富贵总是如梦,想做忠臣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