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赵振铎、赵世忠演出的相声灌口里《八扇屏》中的一个对口段子。
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远,可人们都看得见天空的高阔辽远;大地没有说自己如何厚重,人们都知道是他养育了万物生灵。一个人不用到处夸耀自己的能耐,别人总会看到他的能力;水流不用言语自己就能流向远方。
告诫人们做人要谦虚,不能炫耀自己。
原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 。 金砖何厚,玉瓦何薄 。?
扩展资料:
八扇屏,传统相声经典作品。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八扇屏”,是八扇屏风的简称。屏风是清代官宦人家放在大厅里挡风或是作为屏障的家具,一般都是硬木框儿绢裱的芯儿,一共八扇儿,每一扇儿都画有历史人物故事,或写着诗词歌赋。这部作品,即因此得名。
八扇屏中不止八个人物,据统计共有22个人物,而如今八扇屏在表演时大多只说其中的几个人物,很少有全本的八扇屏出现,因为“八扇屏”中的“八”代表数目多,从而只是说其中几个人物的也叫八扇屏。
《八扇屏》运用“贯口”的手法,由甲简明扼要地介绍画屏上某些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后,揶揄乙无法与古人相比,而找出笑料。
每段贯口中有褒有贬,如称楚霸王项羽,是有勇无谋的“浑人”;称后汉三国时的张飞是“莽撞人”;称三国时的东吴大夫鲁肃是“忠厚人”;称宋代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军师苗广义是“江湖人”;
称三国时年少有为的周瑜、孔融和宋代的司马光、文彦博是“好小孩子”;称唐代的开国大将尉迟恭是“粗鲁人”;称辅佐周朝的姜子牙是“渔人”;称宋代岳飞的幕僚王佐是“苦人儿”。
这些人物都来自脍炙人口的古典小说,也是评书艺人津津乐道的形象。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相声演员表演《八扇屏》时,由于时间限制,一般只能从“浑人”、“莽撞人”、“苦人儿”、“小孩子”、“江湖人”、“粗鲁人”这六种故事中,选择三种来演。
八扇屏文本?
1、小孩子——周瑜?
2、粗鲁人——尉迟恭?
3、浑人——项羽?
4、莽撞人——张飞(两个版本)?
5、苦人——王佐?
6、扁毛畜生(鸟)?
7、糊涂人——张定边?
8、江湖人——苗训?
9、忠厚人——鲁肃?
10、不是人(1)——杨广?
11、不是人(2)——曹操?
12、不是人(3)——苏妲己?
13、哮天犬?
14、小工——傅说?
15、病人——薛礼?
16、死人——诸葛亮?
17、骂王郎?
18、装疯卖傻之人——孙膑?
19、畜类——隋炀帝?
20、愚人——宁俞?
21、没这人——孙悟空?
22、小妇人——杨玉环?
23、个别另样的?
24、气死人——曹真?
25、渔人——姜子牙?
26、乡下人——寇准?
27、酒鬼?
28、蚊子
百度百科-八扇屏
教育孩子你需要知道的心理学知识
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了一所普通中学,在一个班里随便地走了一趟,然后就在学生名单上圈了几个名字,告诉他们的老师说,这几个学生智商很高,很聪明。
过了一段时间,教授又来到这所中学,奇迹发生了,那几个被他选中的学生真的成为了班上的佼佼者。
这是"暗示"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
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接收到心理暗示,有些暗示是消极的,有些是积极的。老师、父母都是孩子最信赖的人,同时也是施加心理暗示的人。
如果是长期的消极不良的心理暗示,孩子的情绪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影响心理健康。
反之,如果家长老师给予孩子积极肯定,通过期待的眼神、赞许的笑容、激励的语言来滋润孩子的心田,孩子会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令人动容,决定捐款。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于是决定只捐一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讲完,于是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等到牧师终于结束冗长的演讲,他十分气愤,不仅没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引起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被称为"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经常发生。如孩子犯错,家长老师会一次、两次甚至四次、五次的不断重复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被逼急了,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一定要再次批评,要换个角度换个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自己的错误被揪着不放。
德西效应
心理学家德西曾讲述这样一个寓言: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门前嬉闹,叫声连天,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给每个孩子10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让我感觉自己年轻不少,谢谢你们”。
孩子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的嬉闹,老人给他们每人5美分;第三天,孩子们还是来了,老人只给了2 美分。孩子们勃然大怒“怎么才2美分,我们很辛苦!”。于是他们再也没有来过。
老人的方法很简单,将孩子们的内部动机“为自己快乐而玩”变成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他操纵着外部因素,所以操纵了孩子们的行为。
德西效应
德西效应在生活中时有显现。比如,父母经常会对孩子说:“如果你这次考100分,就奖励你100块钱”,“如果你能考进前5名,就奖励你一个新玩具”。
家长们也许没想到,正是这种不正当的奖励机制,将孩子的学习兴趣一点点消减。
在学习方面,家长应引导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增进孩子对学习的情感和兴趣,增加孩子对学习本身的动机,帮助孩子收获学习的乐趣。
家长的奖励可以是对学习有帮助的东西,比如书本、学习器具,而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最好不要。
霍桑效应
美国芝加哥郊外制造电话交换机的霍桑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然愤愤不平,生产状况很不理想。
后来,心理学专家专门对其进行一项实验,即用两年时间,专家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次,规定在谈话过程中,要耐心倾听工人的意见和不满。
这一谈话试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霍桑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
霍桑效应
孩子在学习、成长的过程中,难免有困惑或者不满,但又不能充分地表达出来。
作为父母,要尽量挤出时间与孩子谈心,并且在谈的过程中,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尽情的说,说出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困惑,说出自己对家长、学校、老师、同学的不满。
孩子在“说”过之后,会有一种发泄式的满足,他们会感到轻松、舒畅。如此,他们在学习中就会更加努力,生活中更加自信!
本文来自作者[汗寅腾]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37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汗寅腾”!
希望本篇文章《“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这句话出自哪里》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出自:赵振铎、赵世忠演出的相声灌口里《八扇屏》中的一个对口段子。意思是:天地虽没有自己说自己如何高远,可人们都看得见天空的高阔辽远;大地没有说自己如何厚重,人们都知道是他养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