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龙图铜圆,从光绪二十六年到宣统三年的短短12年时间里,先后发行了千余个版别,大多版别之间只有轻微的区别,在铜元界藏友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为新手带来版别识别上的困难与困惑。
我们仔细审视这千余个版别的龙图铜圆,根据龙图的形状与特征,又可以分成十二种大的版别。认真研究与区别这十二种版别之间的关系与特征,将会为喜爱收藏的泉友带来很大帮助。
一、清龙
清代铜圆常见龙图之一,又称“己”字龙。常见于户部、广东、湖北、江南、江苏、清江、安徽、江西、四川、北洋、奉天、浙江、山东、河南、云南铜圆局。
根据尾毛(即常说的几尾龙)、龙爪、焰珠形状及其火焰的多少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二、坐龙
清代铜圆常见龙图之一,取其作蹲坐之态而得名。常见于户部、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安徽、江西、四川、北洋、吉林、奉天铜圆局。
根据尾毛、龙爪、中心珠的形状及其火焰的多少、龙鳞的排数、龙头大小、有无珠圈、窄面瘦身、扁体、反N、王冠龙、鱼鳞龙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三、水龙
因龙图下方有水波纹而得名。常见于江南、湖北、湖南、江苏、清江、安徽、江西、四川、奉天、浙江、河南铜圆局。
根据水波、龙身有云无云、龙爪须内须外、跳O版、瘦面龙、驼背龙、单冠龙、双冠龙、过山龙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四、鸡爪龙
因龙足如鸡爪状而得名,仅见于户部铜圆局。
根据尾毛、火珠涡纹、龙身尾端有云无云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五、飞龙
取其作飞翔之势而得名。常见于广东、湖南、江南、江苏、清江、安徽、江西、四川、吉林、浙江、山东、广西铜圆局。
根据尾毛、龙刺、大尾、小尾、单线尾、倒U版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六、小胖龙?
因体态肥胖、憨厚而得名,仅见于湖北铜圆局。
根据空心鼻、实心鼻、错英文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七、蟠龙
常见于湖北、湖南与江西铜圆局。
根据正面边满文“宝源”、边库平、大字缶宝、小字缶宝、大字尔宝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八、扫帚龙
因龙尾如扫帚状而得名,仅见于湖南铜圆局。
根据龙云的多少和正面中心“湘”字的大小可以分为数个版别。
九、方龙
因其形状方正而得名,仅见于江苏铜圆局。
根据龙珠火焰的长短、正面边满文的高低可分为数个版别。
十、反尾蛟龙
仅见于江西铜圆局。
根据龙胸有云无云、正面边满文“宝源”、边库平、大字缶宝、小字缶宝、大字尔宝、中心花有点无点等可以分为若干个版别。
十一、立龙
取其作站立之状而得名,仅见于河南铜圆局。
根据龙珠火焰的多少、正面文字的大小可分为数个版别。
十二、宣统龙
仅见于户部铜圆局。
户部宣统年造大清铜币,可分为一厘、五厘、一分、二分、五文、十文、二十文七种面值。
普通面部部颁龙为时级币价格是所有版别里面最高的
大清铜币中心鄂十文的版别汇总,钱币正面中央处铸有一个鄂字,代表湖北造币厂铸造,上方满文两侧为丙午纪年,向下分别是户部与当制钱十文,钱币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四周为英文,以及光绪年造四字,丙午鄂根据正面文字与背面蟠龙图案的不同可以细分出十几种版别。在品相相同的前提下不同版别的中心鄂价格相差悬殊,所以想确定价格首先要弄清楚版别。
首先来看钱币正面,根据户字与珠圈的远近可以分为近户与远户两类,近户的户字基本与珠圈相连,而远户则有一段明显的距离,远户类可以再细分为部颁面与仿部颁面两种,区别二者主要看清字,部颁面的清字起笔处有一个顿笔,从而形成了一个弯头,因此也被称为弯头清,而仿部颁面则是指头清,并且笔画较粗,了解了远户类的两个版别之后,我们再来看近户类。
近户类可以细分为大三角捺,大捺连横,普通面三种,先来看三角捺,大字最后一笔非常笔直,看上去很像一个三角形,因此被称为三角捺,另外这个版右上第一个满文的一笔是一个圆形,这个特点是区分三角捺个一眼法。
再来看一下大捺连横这个版,它的特点非常明显大字最后一捺与第一笔的一横是连在一起的,因此得名大捺连横。
最后来看一下普通丙午面,我们无需分析它的特点,只要记住既非大捺连横也,也非三角捺的近户类,就是普通丙午面。
中心鄂的背面,根据蟠龙图案的不同可以细分为部颁龙,仿部颁龙,单冠龙与双冠龙四类,先来看一下部颁龙与仿部颁龙的对比,部颁龙在英文结尾处有一个圆点,这是区别二者最有效的一眼法。
单冠龙与双冠龙很好辨别,龙头上方有一朵云的就是单冠龙,有两朵云的就是双冠龙,综合正反两面的特点我们将丙午丙午鄂十文铜元的版别作了整理,其中普通面部部颁龙为时级币价格是所有版别里面最高的,而仿部颁面,仿部颁龙与普通面,单冠龙这两个版则为十级币,价格是所有版别里最低的。
本文来自作者[盼海]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49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盼海”!
希望本篇文章《清代铜元背后的龙纹分不清?》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清代的龙图铜圆,从光绪二十六年到宣统三年的短短12年时间里,先后发行了千余个版别,大多版别之间只有轻微的区别,在铜元界藏友叹为观止的同时,也为新手带来版别识别上的困难与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