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
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不仅多,而且有趣。本课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朗朗上口。
本课是以诗歌的形式来介绍科学常识的,语言生动活泼。教学时,应该激发学生多读,在读中识字。可以先分小组自由读,学生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同一小组互相帮助识字,再让每一小组的识字能手当小老师,教大家认字。在学生互教互学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类指导,如,用基本字加偏旁识字(纷、识),用换偏旁的方法识字(娃、洼),还可以适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识字。
学习生字之后,可通过朗读来检查识字效果,根据反馈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注意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要求写的字要四会。可让学生按笔顺自主写字,第一遍描红,第二、三遍写正确,写美观。教师巡视,有针对性地指导。注意“已”与“己”的区别,本课有三个要求写的字都是女字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女字旁与“女”字宽窄不一样,第三笔到右边不出头。
小学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一、整体感知:
1、导读:
“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离开妈妈,四海为家。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办法?”是啊,植物的孩子没长脚也没有翅膀,怎样才能到四面八方去呢?植物妈妈有办法吗?齐读课题。
2、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位植物妈妈?他们各自用的什么办法传播种子?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然后小组交流。
二、赏读悟趣:
1、导学其中一节,学生最喜欢哪一节,就导学哪一节。
过渡:你们最喜欢哪位妈妈的办法?为什么?和同桌说说。
2、指名说的过程中追问:
(1)“降落伞”是什么样的?看老师板画。
(2)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怎么样?谁能把它画出来?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做画,评出好的画,贴在黑板上,再来夸夸她。
3、合作学习其余两节:
分小组合作学习喜欢的小节。喜欢苍耳的就学习第三小节,喜欢豌豆妈妈的就学习第四节。读一读课文,说一说办法,演一演情景,夸一夸“妈妈”。在四种学习方式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习。
4、全班交流,相机追问:
“铠甲”本来指古代士兵穿着保护身体的铁衣,课文中“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拿出课前采集的苍耳种子摸一摸,掐一掐,体会苍耳种子坚硬的布满刺的外壳。妈妈为什么要给孩子穿上它?这个办法可真有趣啊!你认为怎样读更有趣就怎样读。
5、小结: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太阳晒来传播种子。
主要内容: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儿童诗,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这首诗歌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读来朗朗上口,从植物妈妈的办法中,孩子们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去了解更多的自然、植物知识,培养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引导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本文来自作者[烟斗老哥]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46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烟斗老哥”!
希望本篇文章《二年级上册语文《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课文内容是什么?》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植物传播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