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陛云《诗境浅说》
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李长之《鲁迅批判》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沈祖棻《宋词赏析》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黄裳《旧戏新谈》白化文《汉化佛教与佛寺》 周作人《我的杂学》竺可桢《天道与人文》萨孟武《水浒传与中国社会》朱光潜《诗论》朱自清《论雅俗共赏》翦伯赞《史料与史学》龙榆生《词学十讲》沈从文《野人献曝》 (新版名:沈从文的文物世界)费孝通《乡土中国》白化文《三生石上旧精魂》启功《启功的书画世界》(新增)
历时四天,终于读完了这本书,能和这本书结缘,还要感谢魏晓青老师,感谢她的推荐,得以我跟这本书的早点相遇。读完以后,掩卷深思,唏嘘我与此书相见恨晚,若能早点相遇,岂不快哉。
看书名,就知道这是一本指导教师专业阅读的书,这本书科学地为教师的专业阅读制定了结构比例,即本体性知识、专业知识和人类基本知识的比例大概为5:2:3。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相对应的,教师的专业阅读发展过程也遵循着这样的一个规律。教师专业阅读也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可以分为成长期、成熟期、卓越期,这三个时期阅读书目的难度也是呈阶梯状上升的,本书依此也推荐了各个阶段适合的书目。这样的阅读遵循了人的认知发展的规律,科学合理的分配了教师各阶段专业发展的阅读任务。本书也提醒各位老师依据在自身的专业发展路径和智力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因素找到适合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
第三章介绍了根本书籍的研读方法,根本书籍的定义为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的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分为三种:一是承载人类文明的根本书籍,如《论语》、《道德经》、《圣经》等,按照艾德勒的意见,此类书籍,绝不会超过100本。二是学科奠基之作、代表作和集大成者,勾勒了本学科的框架,对本学科的根本概念有透彻的解释或梳理。三是大家小书,即由一流的专家所写的一些通俗易懂又不失深邃,对某一领域概貌及主要概念由清晰把握的书籍。对于根本书籍的阅读应采用知性阅读的方法,知性阅读是指带有钻研性质的理解性阅读,阅读者凭借已有的经验去理解书中的观点,与书籍反复对话,并以书中的思想对自身经验进行反思和改进。知性阅读强调的是双向的交流。本书还对知性阅读的训练提供了方法,首先,要大量摘抄i,反复应用,通过摘抄熊,对一本书的精华本分加深印象,便于日后反复翻阅。更深入的阅读,则要用心去揣摩一本书的整体结构和主要概念,并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更进一步的要努力与书籍对话,写下自己的疑惑,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运用批注是一种积极有效的阅读方式和思考方式,最后要与好书进行生命的交流,反问自己,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接着本书为教师专业阅读列举了阶梯性的书目,在读的过程中我也迫不及待地按照书中的推荐下单买了二十多本书。
反思我之前的阅读,就犯过同样的错误,总想着一蹴而就,渴望着靠一两本书的阅读就能完成一个华丽的转身,功利性太强,但又不愿意读那些专业性比较强难理解的书籍,读书也按照自己的喜好,完全是用感性地阅读方式读书,阅读自然是没有效果可言的。阅读的视野狭窄,阅读数量也很贫瘠,对自身专业发展收效甚微。读完这本书,让我找到了阅读的方向,也知道阅读的结构不能单一,要丰富且科学,这本书也很真诚的告诫大家不必对这本书过于迷信,最重要的是要依据自己的情况找到合适的阅读方案。
新的征程又将开启,我的专业阅读就从此书开始,再次感恩与此书的相遇。
2021年8月21日星期六
本文来自作者[寄蝶]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44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寄蝶”!
希望本篇文章《大家小书的已出书目》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俞陛云《诗境浅说》江绍原《民俗与迷信》孟超《〈金瓶梅〉人物》赵朴初《佛教常识答问》李长之《鲁迅批判》傅庚生《中国文学欣赏举隅》沈祖棻《宋词赏析》刘叶秋《历代笔记概述》黄裳《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