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做为姓,读作xiào;
二、释义:
1)[ xiào ]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尉(统带一校的军官)。
2)[ jiào ] 1.比较:~场。 2.查对、订正:~勘。~订。~对。
三、详细释义:
校
〈名〉
古代刑具。枷械的统称
校,木囚也。从木,交声。——《说文》
屦校灭趾。——《易·噬嗑》。
何校灭耳。注:“若今枷项也。”
大校重牢,五木被体。——《新唐书》
栅栏
天子校猎。——《汉书·司马相如传》。注:“以木相贯穿,总为栏校,遮止禽兽而猎取之。”
又如:校猎(用木栏遮阻而猎取禽兽。校:木栏)
校样。如:一校;二校
“校人”的省称。养马官
六厩成校。——《周礼·校人》
校正属焉。——《左传·成公十八年》。注:“主马官。”
又如:校人(周礼官名。马官之长)
古代军营的一种建制。亦指“军营”
常护军傅校获王。——《汉书·卫青传》。注:“校者,营垒之称。”
五校大夫。——《战国策·中山策》。注:“军营也。”
又如:校队(古时军队的编制单位。亦指部队,队伍);校联(谓营垒相联);校骑(骑兵队伍);校垒(营垒)
〈动〉
订正,改正
校,度也。——《广雅》
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汉书·张安世传》
年逾八十,犹乎自校书。——陈寿《三国志》
又如:校稿子;校一本书;校书(校对勘正书中的讹误;古代还指有文才的妓女);校理(校勘书籍而加以整理;唐宋官名。掌理校勘整理袐府藏书之事);校缀(将散佚的书籍加以校对整理,连缀在一起)
考核,考察
比校民之有道者。——《国语·齐语》
以实校之。——《资治通鉴》
又如:校度(考察衡量);校官(古代专司探察情事的官吏);校事(三国时魏、吴均设校事,为皇帝刺探臣民的言行);校比(调查户口、财物;考核评定);校贯(核点经费);校数(数计)
较量
校武票禽。——扬雄《长杨赋》
不与诸弟校竞。——李延寿《北史》
又如:校兵(交战);校武(考较武艺);较勇(较量勇力);校埒(比武场);校射(比试射技和武艺);校能(比试才艺);校棋(切磋棋艺)
对抗;抗衡
韩魏之强,足以校于秦。——《史记》
而与奥同盟之德国,示威胁俄,俄不敢校,而塞卒吞声。——梁启超《欧战蠡测》
计较;考虑
犯而不校。——《论语》
其间得失何足校。——宋·欧阳修《寄圣俞》
又如:校怨(计较怨仇);校计(犹计较);校竞(犹计较);校短推长(校短量长。谓衡量别人的长处和短处)
装饰。如:校饰(装饰);校具(装饰的物品);校体(装扮自己)
计算。如:校计(计算,核算)
(Dǎng,Zhǎng 党)。
1.来源:
党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党姓出自姬姓。春秋时候,晋国有大夫被封到上党这个地方,其后代有的以地名作为姓氏,称为党氏,是今天党姓的一支起源。还有一支党姓也起源于春秋时候,那时后,鲁国有个大夫被封到党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以封地名为姓氏,成为党姓的又一支来源。
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羌族,羌族中有姓党项的,后来和汉族融合通婚,学习汉族文化,接受了汉族单姓的习惯,就改为党姓。又有说古代北方有鲜卑族人,也有以党作为姓氏的,后来成为汉族党姓的一个来源。
:夏禹。党氏来源,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姬氏的后代。《姓氏考略》上记载,鲁大夫有党氏,是周的公族的后代。党氏是上古圣君夏禹的后裔,支裔世居党项,遂姓党氏。
根据《韵府郡玉》记载,夏禹氏的后代中,唐代有党芬、党进。而《广韵》则记载,党氏原来是西羌姓氏,姚秦有将军党耐虎。党氏有西羌的血统,早在汉朝的时候,就有一支位于今青海省境内的西党,党项族就是部落的后裔,根据史书的记载是夏禹的支裔,故党氏后人奉夏禹为党姓的得姓始祖。
参考资料:
党姓 百度百科本文来自作者[库东润]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409.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库东润”!
希望本篇文章《“校”做为姓,怎么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一、“校”做为姓,读作xiào;二、释义:1)[ xiào ] 1.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园。~长。 2.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