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纲要

初一下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初一下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7下P5

300万年前的人类化石:露西 175万年前古人类:东非人

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化石。

生殖系统:人生要经历由雌雄生殖细胞的结合,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一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的。男人和女人的生殖系统不一样,大人和小孩的也有差别。

男女生殖系统解剖图:7下P9

生殖过程:7下P10

分娩:怀孕到第40周时,胎儿就发育成熟了。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排出,这个过程叫做分娩。

青春期的特点:身高突增,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明显增强。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青春期的性意识: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8上P19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食物中的糖类、脂肪、蛋白质:提供能量7下P22

水和无机盐:水可以运输能量,无机盐包括钙,磷,铁,碘,锌。7下P24

维生素:7下P26

食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变化:口腔是消化系统的开始部分,里面有牙齿、舌和唾液腺。唾液腺有导管,它所分泌的唾液通过导管进入口腔。

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32

消化系统:消化道:一条很长的管道。消化腺分为两类:有的是位于消化道的大消化腺,如肝脏;有的是分布在消化道内壁的小腺体,如肠腺。

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食品的合理营养、食品安全:7下P37

呼吸系统:人体的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的。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呼吸道的作用: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页,右肺有三叶。在你不知不觉中,你的肺在有节奏地呼气和吸气。

肺的运动模式图:7下P49

肺泡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7下P50

一个人一天要呼吸两万多次,每天至少要与环境交换一万多升气体。

血液的组成: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在两层交界处,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这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运输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液分层后,红细胞在下层,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红细胞: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有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可以运载氧气。

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包围,吞噬细菌。

血小板: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可以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7下P67

心脏解剖图:7下P68

心脏工作示意图:7下P69

血液循环模式图:7下P70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这一循环途径叫做体循环。

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体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左侧出发回到右侧,肺循环是血液从心脏右侧出发回到左侧,于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血液循环途径。

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兰德斯坦纳发现血型。

输血关系表:7下P76

肾:形成尿液的器官。每个肾包括大约100万个结构和功能单位,叫做肾单位。每个单位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等部分组成。

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7下P81

尿的形成图:7下P82

膀胱:暂时储存原尿。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89

视觉形成的过程: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到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象。视网膜上有对光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象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耳的基本结构和功能:7下P93

听觉形成的过程:7下P94

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神经系统是由脑、骨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7下P98

神经元: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人体内有数以亿计的神经元。

神经的基本调节方式是反射。

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松开放手馒头示意图:7下P102

人体通过各种简单或复杂的反射,来调节自身的生命活动,从而能够对体内外的刺激迅速做出适当的反应。

构成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内分泌腺:7下P106

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点归纳

生物(英语:Organism,又称生命体、有机体)是有生命的个体。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及遗传。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希望大家喜欢!

第1-2章

一、人的由来

1、人类的 起源和发展

1) 1859年世界著名的进化论建立者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一书,提出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 人类的始祖在非洲,亚洲的直立人是非洲迁徙过来的。

3) 在哺乳动物中,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是黑猩猩。

4) 由猿到人进化关键的第一步是直立行走,后由于语言的产生终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形成。

5) 人类的进化过程主要特征: 起源森林古猿 运动方式使人的形态发生改变:臂行 半直立行走 直立行走。 劳动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不会使用工具 使用天然工具 制造和使用简单工具 制造和使用复杂工具。生活习性以及语言的产生:赤身裸体 懂得御寒、遮羞。

2、人的生殖)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睾丸: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男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 附睾:贮存和输送精子

输精管:输送精子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

阴茎:排精、排尿

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卵巢: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是女性主要的性器官)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子宫:胚胎、胎儿发育的场所

阴道:精子进入,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外生殖器:即外阴

精子: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卵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初期发育提供营养。

2)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受精场所:输卵管。

3)一个人的发育起始于受精卵的形成。

受精卵在移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分裂发育成胚泡。移入子宫以后,植入子宫内膜,这个过程称为怀孕

4)胚胎的发育和营养:

睾丸 精子 输卵管 输卵管 子宫内膜 子宫 分娩

+ 受精卵 胚乳 胚胎 胎儿 婴儿

卵巢 卵细胞 结合 细胞分裂 细胞分裂分化 继续发育

5)胚胎的营养:

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每时每刻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8周成胎儿(出现人形)40周(280天)分娩

3、青春期——人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青春期发育:

形态特点: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大脑

功能特点 心脏 结构、功能完善化

肺功能

性器官的发育:性发育和性成熟是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性发育

第二性征的发育:除性器官以外的男女性各自所特有的征象,主要受到性激素的调节。

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是性发育和性成熟。

3、青春期的卫生:

1)遗精:男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在睡梦中精液自尿道排出的现象。

2)月经:女子进入青春期以后,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

形成原因:卵巢和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形成过程: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血管增生,卵细胞发育成熟从卵巢排出,若未

受精 雌性激素分泌减少 子宫内膜坏死、脱落 出血(脱落的子宫内膜碎片连同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形成月经。

卫生保健:(课本16页)

4、计划生育的目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其中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优生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促进人的生长发育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课本26页表2)维生素A:。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干眼症

维生素B1: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食欲不振

维生素C: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 缺乏时,佝偻病、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水能溶解和运输营养物质及废物。

无机盐: 如:钙: 儿童 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 O型 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肌无力、骨痛。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缺锌: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2)病人不能正常进食时,往往需要点滴葡萄糖液,这是因为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3)病人几天吃不下东西,身体明显消瘦了,这是因为储存在体内的脂肪等营养物质消耗多而补充少。

4)儿童、青少年以及伤病员为什么多吃一些奶、蛋、鱼、肉?原来,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分泌消化液。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可以通过乳化作用增大脂肪与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1)最长; (2)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3)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4)有各种消化液,消化液的含量最多。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吸收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物质)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其他从小肠绒 毛的毛细血管吸收。被吸收后,随即由内壁毛细血管吸收氨基酸和葡萄糖等营养物质运往全身。

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

2)食品安全

(1)应当关注食品包装上有关营养成分,是否有添加剂,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和厂家地址等内容,根据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推算有没有过期。(2)购买蔬菜时,要看蔬菜的颜色是否新鲜,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购买鱼肉时,看颜色是否有光泽,闻闻气味,买肉时还要看是否盖有检疫部门的印章。(3)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第3-4章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由鼻腔、咽 、喉 、气管、支气管组成,是呼吸系统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痰的形成:气管和支气管内表面有纤毛,能不停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2)、肺(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吸气和呼气

4)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

(1)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2)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一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定的方向流动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 A型 、 B型 、 AB型 、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第5-7章

五、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3)肾单位的结构: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新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等对人体有用的物质,送回血液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2)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1) 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看课本94页第一段)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

沿外耳道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一条,长而分支少

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

轴突包上髓鞘叫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2)反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非条件反射,先天具有的,一般不会消失,反射中枢在脊髓)

复杂的反射(条件反射后天经学习获得的,可以建立也可以消失,反射中枢在大脑)

4、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看课本106页图)

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等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

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举例说出人对生物圈的影响

森林遭到滥砍乱伐后,导致水土流失,沙尘暴等自然灾害;

人为排放过多的废水废料到湖水中,导致湖水里藻类等浮游植物因营养物质丰富而疯长,影响了水中其他生物的生活;

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对各种生物和各种建筑物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

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病、痛痛病等。

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2)环境污染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2.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3.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

4.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总结归纳

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课本知识点

6. 详细版初一生物下册知识点总结

7.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人教版

8. 七年级下册生物复习知识点人教版

9. 2017七年级下册生物第三章知识点

10.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知识点的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点归纳

 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下面是我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考点归纳,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章 人的由来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1.19世纪,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四种现代类人猿: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猩猩。

 3.由于环境的改变和自身形态结构的变化,使得部分古猿进化成现在人。

 4.人与猿分界的标准之一是直立行走。

 5.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

 (1)运动方式不同(人类直立行走,类人猿臂行。)

 (2)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3)脑的发育程度不同(人有很强的思维能力和语言、文学交流能力。)

 第二节 人的生殖

 一、 生殖系统

 1. 生殖系统分为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 。

 2. 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睾丸,睾丸的功能是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3. 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二、 生殖过程

 1、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的场所是输卵管。

 2、 每个人的生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3、 胚胎经过8周左右形成胎儿。胎儿在38周左右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

 4、 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5、 试管婴儿是指利用人工方法,让卵细胞和精子在体外受精,受精卵在体外形成早期胚胎后再植入子宫,胚胎在子宫内完成发育。

 第三节 青春期

 计划生育:

 1、为了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我国已经把计划生育列为一项基本国策。

 2、计划生育有具体要求: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三、计划生育的意义。

 1、坚持晚婚、晚育,对国家来说,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2、少生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关键。 3、优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人口素质。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 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和维生素等六类营养物质

 (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是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2、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并且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人体需要含钙、磷、铁、碘、锌的无机盐。

 4、人体缺乏维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维生素A:皮肤干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东西)、干眼症等。缺乏维生素B1:神经炎、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缺乏维生素D: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维生素D可以促进磷、钙的吸收和骨质发育。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

 1、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2、消化道

 (1)口腔?消化道的起始部位,内有牙齿、舌和唾液腺。

 (2)咽和食道?食物的通道,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3)胃?消化道中最膨大部分,有暂时贮存食物和初步消化蛋白质的作用。

 (4)小肠?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的起始部位为十二指肠)

 (5)大肠?-暂时贮存粪便,既没有消化作用也没有吸收作用。

 (6)肛门

 3、消化腺

 (1)唾液腺?分泌唾液,唾液淀粉酶能初步消化淀粉(淀粉 麦芽糖)

 (2)胃腺?分泌胃液,胃蛋白酶能初步消化蛋白质

 (3)肠腺?分泌肠液,肠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4)胰腺?分泌胰液,胰液含有多种酶,能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5)肝脏?分泌胆汁,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

 注意:唾液腺、胰腺、肝脏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和肝脏分泌的消化液注入到十二指肠后与食物接触。胃腺和肠腺位于消化道内。

 6、 小肠中含有三种消化液:

胆汁、胰液、肠液。

 7、 适于小肠消化和吸收功能的特点:

①小肠长5?6米 ②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壁

 ③皱壁表面有小肠绒毛

 8、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

 淀粉:在口腔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唾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蛋白质:在胃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胃液、肠液、胰液,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脂肪:在小肠开始被消化,需要的消化液是肠液、胆汁、胰液,最终产物是甘油、脂肪酸。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1、 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

 2、 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形象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

 从下往上依次是:谷类---果蔬类---鱼蛋类---豆奶类----油脂类

 3、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

 二、时刻注意食品安全

 ①食用蔬菜水果之前,应该浸泡、冲洗,或削皮; ②买食品时,应注意检验是否合格,是否变质等; ⑶发芽的马铃薯和毒蘑菇等有毒食品不要食用;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和肺组成。 2、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3、呼吸道的作用是:①保证气体顺畅通过的结构;②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4、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

 5、咽既是消化器官,也是呼吸器官。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一、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1、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它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个,左肺有两叶,右肺有三叶。一分种大约呼吸16次。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

 2、胸廓横向的扩张和收缩,是肋骨间的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肋骨间的膈肌收缩,胸廓扩张时吸气,肋骨间的膈肌舒张,胸廓收缩时呼气。

 二、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1、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同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

 3、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1、控制污染物排放是防治大气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根本措施。

 2、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液具有运输、防御和保护的功能,被称为流动的组织。

 2、血液分层后,上层淡**的半透明液体是血浆。下层是红细胞,呈红色;白细胞和血小板在两层交界处,很薄,呈白色

 3、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3、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4、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数量最多,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5、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但数量少。能吞噬病菌,对人体起防御和保护作用。

 6、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细胞,没有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1、 三种不同的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 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液流速快。

 3、 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输送到心脏去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内血液流慢。

 4、 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少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细胞间物质交换的场所, 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液流速最慢。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一、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解剖图(略)

 2、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脏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个腔,只有同侧的心房和心室相通;主动脉连左心室,肺动脉连右心室,同侧的心房和心室之间,心室和动脉之间都有瓣膜,这些瓣膜单向开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

 3、心室与动脉之间的瓣膜叫动脉瓣;心房与心室之间的瓣膜叫房室瓣。

 二、血液循环的途径

 1、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右心房。

 2、在体循环中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体循环把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3、肺循环: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

 4、在肺循环中,血液与肺泡之间进行了物质交换,肺循环把静脉血变成动动脉血。

 5、动脉血:含氧丰富,颜色鲜红。 静脉血:含氧较少,颜色暗红。 注意:动脉中不一定流动脉血(如肺动脉),静脉中不一定流静脉血(如肺静脉)。

 6、人在安静状态下,心室每次射出的血量大约为70毫升。人体内的血液总量大约为4000毫升。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1900年奥地利科学家德斯坦纳把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

 2、输血的时候,应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 3、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

 4、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当于本人体重的7%~8%。5、健康成年人每次献血200~300毫升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6、从1998年起,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第一节 尿的形成和排出

 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

 2、泌尿系统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 泌尿系统的功能是形成并排出尿液。

 尿的形成:

 3肾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4肾脏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是由: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组成。

 5尿的形成:①肾小管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②肾小管的重吸收。

 5、肾小囊中的液体称为原尿;原尿中含有(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和微量的蛋白质);人体每天形成原尿大约150升。

 6、原尿经肾小管后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和蛋白质);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约为1.5升。 7、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8、排尿的作用:①排出废物的作用;②对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重要的作用。

 9、人体产生的废物是由:排尿、排汗、呼出气体三种途径排出体外;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一、眼和视角

 1、眼球的结构与视觉形成有关的主要结构是:角膜、虹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2、视觉的形成: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给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了视觉。

 2、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才能被人看清楚。

 3、人的瞳孔的大小根据外界环境光线的明暗可以自动调节。

 4、人能看得清楚远处和近处的物体是因为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

 5、近视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到视网膜的前方所造成。

 6、预防近视要做到?三要?四不要?.

 二、耳和听觉

 1、耳是人的听觉器官。2、人耳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

 3、听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的声波经过耳道传到鼓膜,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敏感细胞,通过视觉神经传到大脑,就形成了听觉。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部分

 1、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的。

 2、脑和脊髓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系统。

 大脑:包括左右两个大脑半球,表面是大脑皮层,具有感觉、运动、语言等多种生命活动的功能区?神经中枢。

 小脑: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活动。

 脊髓:具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

 二、神经元

 1、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能产生和传导兴奋。包括细胞和突起两部分。 2、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2、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叫反射。

 3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反射弧完成的。4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5、 反射分为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

 6、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是复杂的,也是人类所特有的。

 第四节 激素调节

 1、激素由内分泌腺分泌,激素不通过导管,直接进入到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着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部。

 2、人体内主要的内分泌腺有:

 垂体: 分泌生长激素 促进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幼年过多,巨人症;幼年过少,侏儒症。

 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促进生物的发育。 异常:幼年不足,发育迟缓,呆小症

 成年过少,导致大脖子病。缺乏时可以通过食用含碘的食物来治疗。如海带。

 胰岛: 分布于胰腺中,分泌胰岛素等 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和消化等。缺乏胰岛素,导致细胞吸收和利用血糖的能力减弱,形成糖尿。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

 卵巢: 分泌雌性激素等 睾丸: 分泌雄性激素等

 3、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调节的影响。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人类活动对生物的影响:(1)乱砍滥伐,开垦草原,使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加重,还会引起沙尘暴。(2) 空气污染会形成酸雨。(3) 水污染会破坏水域生态系统。(4) 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危害本地生物。

 2、排放过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到大气中,容易导致酸雨的产生,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被称为?空中死神?;过多的二氧化碳的排放还会导致全球的温度的提升,形成?温室效应?。含有贡、银、镉的固体废物和工业废水,会引发各种疾病:水俣病、痛痛病等。

 3、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采取以下措施:植树造林、保护鸟类、建立自然保护区、实施计划生育、退耕还林还草。

 4、生物随着商品贸易和人员往来迁移到新的环境中并对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叫做生物入侵。

;

七年级下册生物知识点 人教版

第一章 人的由来 ?

一、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

1.进化论的建立者达尔文提出:人类和现代类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2.人类的进化过程: ?

原因:森林大量消失,树栖生活为主的森林古猿为了适应环境下地生活,逐渐能直立行走、制造并使用工具、最后进化成人类。 ?

二、人的生殖 ?

1.概念:产生生殖细胞,繁殖新个体的过程,也是种族延续的过程。 ?2.生殖系统 ?

1)男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睾丸:男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

附睾:位于睾丸的背面,贮存和输送精子内生殖器

输精管:输送精子 ?

精囊腺和前列腺:分泌黏液 ?

外生殖器 阴囊:保护睾丸和附睾 ?

阴茎和尿道:排精、排尿 ?

2)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卵巢:女性主要的性器官,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 ?

内生殖器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

子宫:胚胎发育的场所 ?

阴道:月经流出,胎儿产出的通道 ?

外生殖器:即外阴 ?

3)精子、卵细胞和受精 ?

精子:雄性生殖细胞,小,似蝌蚪,有长尾,能游动 ?

卵细胞:雌性生殖细胞,球形,人体内最大的细胞,细胞质中的卵黄为胚胎发育初期提供营养 ?

受精: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受精场所:输卵管

七年级生物下册复习提纲

二、人体的营养

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1)蛋白质: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

糖类: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的成分;

脂肪:供能物质,单位质量释放能量最多;但一般情况下,脂肪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贮存在体内;

维生素: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提供能量,含量少,对人体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维生素A:促进人体正常的发育,增强抵抗能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

缺乏时,皮肤粗糙,夜盲症

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缺乏时,神经炎,脚气病

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骼、肌肉和血管的正常生理作用,增强抵抗力。

缺乏时,坏血病,抵抗力下降

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和骨骼发育。

缺乏时,佝偻病(如鸡胸、X形或O形腿等)、骨质疏松症

水:约占体重的60%~70%,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

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如:

钙:儿童缺乏导致佝偻病,鸡胸,O型腿,中老年人会骨质疏松、

磷:缺乏导致厌食

铁:构成血红蛋白,缺乏导致贫血

缺碘:甲状腺肿大或者儿童智力发育障碍

2、消化和吸收

1)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道: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等

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

分泌消化液,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胆汁,参与脂肪消化

2)小肠的结构特点: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肠壁构造(由内向外):黏膜、黏膜下层、肌肉层、浆膜

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特点:

a)最长;

b)内表面具有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种结构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

d)有各种消化液。

3)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将食物磨碎、搅拌,并与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种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

唾液淀粉酶 酶(肠液、胰液)

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肠):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酶(胃液、胰液、肠液)

蛋白质的消化(胃、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胆汁(肝脏) 酶(肠液、胰液)

脂肪的消化(小肠):脂肪 脂肪微粒 甘油+脂肪酸

胆汁不含消化酶

4)营养物质的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胃:少量的水、酒精(非营养)

小肠(主要的吸收场所):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部分脂肪成分从小肠绒毛的毛细淋巴管( 淋巴管 血液循环)吸收; 其他从小肠绒毛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

大肠:少量水、无机盐和一部分维生素

3、关注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

1)合理营养 按时进餐

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饮暴食

均衡摄入五类食物(平衡膳食宝塔)

2)食品安全 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

不吃有毒的食物(馊饭菜、发芽的马铃薯)

买经检疫合格的食品

保持厨房和炊具的干净

三、人体的呼吸

1、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呼吸道的组成:

呼吸道:鼻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呼吸系统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气体

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2)、肺

(1)位置:胸腔内,左右各一

(2)结构:肺泡外面包绕着毛细血管,肺泡和毛细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于气体交换。

(3)功能:气体交换

2、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1)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2)人在平静呼吸时,肋间外肌、膈肌、肋骨、胸骨、胸廓和肺的变化:

3)原理:呼吸肌收缩和舒张 胸廓扩大和缩小 肺被动地扩大和回缩 形成压力差 吸气和呼气

4) 体内气体的交换:

二氧化碳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 肺泡

氧气

氧气

(3)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血液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3、空气的质量与健康

1)空气的质量影响人体健康 大气中的污染物危害人体健康极大

有害物质能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2)了解当地的空气质量 当地空气污染的原因

测算空气中的尘埃粒子

四、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1、流动的组织-——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血浆 成分: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红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种类 形态特点 正常值 功能 病症

红细胞 两面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 男子平均值:5.0*1012个/升;女子:4.2*1012个/升 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 贫血

白细胞 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4~10*109个/升 吞噬病菌,对人体有防御功能和保护作用 发炎

血小板 个体较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 100~300*109个/升 止血和加速凝血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含有的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

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含氧低的地方与氧分离

血液的功能:运输、防御保护、调节体温

2、血流的管道—血管

1)血管的种类、结构与功能

种类 功能 分布 结构特点

动脉 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 较深 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

静脉 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 较深或较浅 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四肢静脉内有静脉瓣,血流速度慢

毛细血管 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 分布广,遍布全身各器官组织 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最慢

3、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1)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 由心肌构成

有四个腔:左心室 连接主动脉,壁最厚

右心房 连接上、下腔静脉

右心室 连接肺动脉

左心房 连接肺静脉

瓣膜:房室瓣(位于心房和心室之间,只朝向心室开) 保证血液按

一定的方向流动

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只朝向动脉开)

心脏的功能: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心房、心室与瓣膜的活动关系:

2) 血液循环

(1)血液循环的概念和途径:

概念: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

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 主动脉 各级动脉 身体各处 各级静脉 上、下腔静脉 右心房

毛细血管

------------------------------------------------------------------------------------------------

肺循环:左心房 肺静脉 肺部的毛细血管 肺动脉 右心室

(2)出血的初步护理:

毛细血管出血:血液呈红色,自然止血,应消毒;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流猛急,在受伤动脉近心端进行止血;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流缓和,在受伤静脉远心端进行止血。

4输血与血量

1) 血型的发现:1900年,兰德斯坦纳发现了ABO血型

2)血量:占体重的7~8%

3)输血:血型:A型、B型、AB型、O型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所有血型都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AB型可以接受所有血型的少量输血

五、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1、尿的形成与排出

1)排泄的概念: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分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

途径:1)皮肤:以汗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呼吸系统:以气体的形式排出二氧化碳、水

3)泌尿系统:以尿液的形式排出水、无机盐、尿素

2)泌尿系统的组成

肾脏:形成尿的场所

输尿管

膀胱 排尿的通道,膀胱有贮尿的作用

尿道

3)肾单位的结构与功能

肾小球:由入球小动脉分出的数十条毛细血管弯曲盘绕而成,另一端汇集成出球小动脉

肾单位 肾小囊:肾小管的盲端膨大部分凹陷而成,囊壁分内、外两层,内层紧贴肾小球,外层与肾小管相连

肾小管:肾小囊内外两层之间的囊腔与肾小管相通

4)尿的形成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以外的血浆成分都可以滤过,形成原尿

(2)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

(3)肾小管的分泌作用:肾小管上皮细胞分泌氨等物质,形成尿液

**区别:血液、血浆、原尿和尿液

2、人粪尿的处理

1)人粪尿的价值:作为农家肥。特点是:肥源广、养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

建沼气池

人粪尿的 方法: 高温堆肥

2) 无害化 建生态厕所

处理

作用:杀死各种病菌、虫卵,分解有机物和其他有害物质。

六 、人类生命活动的调节

1、 人体堆外界环境的感知

1)人的视觉和听觉

(1)眼球的结构与功能

外膜 角膜:外膜的前部,无色透明,可透光

巩膜:白色,保护眼球内部的作用

虹膜:中膜的前部,有颜色,中央是瞳孔,通光

眼球壁 中膜 睫状体:虹膜稍后部,内有平滑肌,能收缩舒张,调节晶状体的曲度

脉络膜:占中膜2/3的后部,有血管(营养眼球)、色素细胞(遮光并使眼球内部形成“暗室”)

内膜:视网膜,内有大量感光细胞

房水

内容物 晶状体:双凸镜,依靠韧带与睫状体相连

玻璃体

附属结构:眼肌、眼睑、睫毛、结膜、泪器(泪腺、泪点、鼻泪管)

(2)视觉的形成:

经折光 沿着视神经传导

外界光线 在视网膜上成像 产生神经冲动 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3)眼的卫生保健:

近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

矫正:戴凹透镜

远视:由于眼球前后径过短,或晶状体曲度过小,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

矫正:戴凸透镜

沙眼:由沙眼衣原体感染眼睑内面的结膜

2) 耳的结构和功能:

外耳 耳郭 收集、传导声波

外耳道

鼓膜:接受声波,产生振动

(1)中耳 鼓室:有咽鼓管与咽部相通,保持鼓膜内外大气压的平衡

听小骨:三块,将鼓膜的振动传导至内耳

半规管

内耳 前庭

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2)听觉的形成

沿着听小 沿着与听觉

沿外耳道 骨传导 有关的神经

声波 鼓膜 产生振动 耳蜗 产生神经冲动 听觉中枢

(形成听觉)

2、神经系统的组成

1)神经系统的组成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髓

周围神经系统:脑神经、脊神经

2)神经元的结构、功能:

(1)结构 细胞体

突起 轴突:一条,长而分支少

树突: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枝

集结成束,外包上结缔组织膜

轴突包上髓鞘叫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为神经末梢) 神经

(2)功能: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兴奋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的)

**区别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神经中枢: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里,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的某一项相应的生理活动,叫神经中枢。

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 反射的概念:动物(包括人)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区别于:应激性

2) 射弧的概念: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

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书P81)

膝跳反射的过程:扣击部位:膝盖下位的韧带

现象:小腿突然跳起

感受器:股四头肌及肌腱内的感觉神经末梢

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中

效应器:(下肢的)股四头肌及其内的运动神经末梢

3)反射的类型 简单的反射

复杂的反射

4、 激素调节

1)、人体主要内分泌腺的位置和名称:

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性腺、胸腺

2)、激素:由内分泌的腺细胞所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

3)、垂体: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其他内分泌腺的活动。

4)、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

名称 腺体 作用 过少 过多

生长

激素 垂

体 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幼年:侏儒症 幼年:巨人症;成年: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激素 甲

腺 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幼年:呆小症;成年:甲状腺功能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成年: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胰岛 调节糖的代谢 糖尿病 低血糖

5)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的关系:人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主要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但也受到激素的调节

7、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

1)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人类活动改善生态环境-“三北”防护林

森林遭到严重滥伐

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 沙尘暴危害严重

大量捕杀野生动物

何时还太湖清澈秀美的原貌

2)环境污染:概念:指人们在生产或者生活中排放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类型 大气污染 温室效应和臭氧破坏

水污染:太湖水出现水花

固体废弃物污染:废旧电池对生物的影响

土壤污染:白色垃圾、工业废渣

噪音污染

本文来自作者[初丹]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390.html

(3)

文章推荐

  • 西非侧颈龟吃什么龟粮 西非侧颈龟喂什么好

    西非侧颈龟在幼龟时期的时候,可能会对龟饲料感兴趣,但成年之后,西非侧颈龟一般来说就不肯吃龟饲料了,这点需要注意一下。西非侧颈龟吃什么龟粮西非侧颈盒龟对食物的种类还是有要求的。它们最喜欢吃的就是肉食,可以

    2025年10月09日
    0
  • 【著名的科学家他们的成就与国籍】

    惠更斯荷兰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是与牛顿同一时代的科学家,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物理学家之一,他对力学的发展和光学的研究都有杰出的贡献,在数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卓越的成就,是近代自然科学的一位重要开拓者。他建立向心力定律,提出动量守恒原理,改进了计时器。海森伯1932

    2025年10月09日
    0
  • 雅顿地中海停产了吗

    停产了。伊丽莎白雅顿情迷地中海这款香水散发出花果馨香,同时伴随着柔和的乳状木材味道,寓意为享受地中海撒丁岛度假般的放松惬意。情迷地中海的前调为桃子花蜜、西西里橘子、李子,中调非常女性化—紫藤花、星木兰、马达加斯加兰花,后调为檀香、麝香、琥珀,一种乳香的暖调制造出神秘的印象。ARDEN雅顿Green

    2025年10月09日
    0
  • 邓稼先有什么事迹10字

    邓稼先的事迹10字如下:1、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征询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2、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邓稼先从此隐姓埋名,经常在荒凉戈壁滩上挑起率领我国科研人员在制高点起跑的重任。3、作为一位长期甘当无名英雄的核科学家,他生命中最多的时间和

    2025年10月09日
    0
  • 脑筋急转弯儿童3到6岁【5篇】

    #能力训练#导语平时多与孩子玩脑筋急转弯这类游戏,能让孩子的脑子转得快,对培养孩子的发散思维、提高想象力、开发智力、拓展知识面等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是考网分享的脑筋急转弯儿童3到6岁5篇。欢迎阅读参考!1.脑筋急转弯儿童3到6岁1.什么动物被你打死了后却流你的血 答案:蚊子 2.一

    2025年10月09日
    0
  • 海报品牌排行榜

    品牌在营销和传播推广过程中海报是所有广告人绕不开的话题既要突出卖点,还要抓人眼球这两点都比较容易做到最令人头大的问题还是:创意不足然而创意是海报最重要的部分拥有创意的海报往往比被动性的硬性广告植入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也更加能够做到口碑互传、二次传播今天,星球君就来为大家分享一些比较经典的创意广告

    2025年10月09日
    0
  • 节能宣传周手抄报

    一、9个节约好习惯1.充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减少对电的浪费。2.采用节能灯,夏天将空调调到26摄氏度。3.用便携环保餐具自带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4.在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即使是漏滴,10天就能漏掉一吨水。5.用自备的菜篮子或布袋买菜购物。6.自制果汁,不仅健康还能减少工业用水和用电。7.纸张双面使

    2025年10月09日
    0
  • 巴的意思

    巴?bā?〈名〉象形。小篆象蛇形。本义:大蛇粘结着的东西:泥~。锅~。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饭~锅了。~结别人。贴近:前不~村,后不~店。盼,期望:~望。张开:~着眼睛。古国名,在今中国四川省东部。中国四川省东部,泛指四川:~蜀。~山蜀水。词尾,读轻声:尾~。嘴~。大蛇:~蛇(传说中能吞大象的蛇)

    2025年10月09日
    0
  • 植物和动物相比哪个更高级一点?

    植物和动物相比动物更高级一点。动物的运动能力比植物强,比如可以随着季节变化迁移,一种植物就只能适应某一种气候,也无法自由迁移。如果发生自然灾害,比如洪水火灾,动物还有机会逃跑避开。植物就只能在原地听天由命。动物有思维能力,植物没有被观察到有明显的思维能力。植物对于动物来说,通常都是食物、燃料或者做器

    2025年10月09日
    0
  • 社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方案

     为了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常常需要预先制定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其实就是针对活动相关的因素所制定的书面计划。写活动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社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社区开展志愿帮扶活动方案篇1 为了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倡导

    2025年10月09日
    0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初丹
    初丹 2025年10月03日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初丹”!

  • 初丹
    初丹 2025年10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纲要》能对你有所帮助!

  • 初丹
    初丹 2025年10月03日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初丹
    初丹 2025年10月03日

    本文概览:初一下生物复习资料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现在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广布于非、亚、欧地区,尤其是非洲的热带丛林。 人类起源与发展的示意图...

    联系我们

    邮件:金桥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