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尔应出版商的邀请,主持编纂《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但是狄德罗把编纂工作变成了一场反封建统治和君主专制的斗争,以致在编纂过程中,曾两度被勒令“中止”,达朗贝尔在1759年退出了编纂工作,由狄德罗独立支撑大局。《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编纂,1772年才完成。当时编写条目的是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贯穿着一种反对传统思想、反对权威、反对信仰,提倡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启蒙思想。所以,法国的启蒙学者也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是什么
《百科全书》从1751年开始编纂,1772年才完成。当时编写条目的是各个领域的知名学者,他们总结了启蒙运动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成就,贯穿着一种反对传统思想、反对权威、反对信仰,提倡科学技术和理性的启蒙思想。所以,法国的启蒙学者也被称为“百科全书派”。
百科全书派 在法国的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是一面色彩鲜艳的旗帜。它区别于一般的文学流派,因参加编纂、出版《百科全书》的活动而得名。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在编纂《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的过程中形成的派别。《百科全书》主编是D.狄德罗。参加撰稿的有140余人,他们哲学观点不同,宗教信仰不一。其中有J.达朗贝尔、C.-A.爱尔维修、P.H.D.霍尔巴赫,以及C.-L.de孟德斯鸠、F.魁奈、A.R.J.杜尔哥、伏尔泰、J.-J.卢梭、G.L.L.比丰等声誉卓著的改革者。百科全书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唯物论者,他们反对封建特权制度和天主教会,向往合理的社会,认为迷信、成见、愚昧无知是人类的大敌。主张一切制度和观念要在理性的审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们推崇机械工艺,孕育了资产阶级务实谋利的精神。
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是第一部影响巨大的大型参考书 ,百科全书派冲破多次政教禁令并克服了重重困难,1751~1772年共出版28卷,1776~1780年又增加补遗及索引7卷。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
本文来自作者[妙雪]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2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妙雪”!
希望本篇文章《为什么法国的启蒙学者被称为“百科全书派”?》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18世纪中叶,启蒙思想家、文学家狄德罗和数学家达朗贝尔应出版商的邀请,主持编纂《科学、艺术和工艺百科全书》(简称《百科全书》)。但是狄德罗把编纂工作变成了一场反封建统治和君主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