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养生的四款药膳方
南方人喜欢煲汤,煲汤的时候加些中药材就成了一道滋补的养生药膳,其实,炒菜、煮粥的时候都可以加些保健中药,今天也为大家介绍四款夏季养生药膳方。
哪些中药适合入菜
所谓“药食同源”,在中医理念中,食物有时候可以成为药物,有保健身体的作用,药物有时也可以做成食物,具有防病、治病之功效。
中药入菜自古有之,比如说百合、莲子、芡实、淮山、茯苓、砂仁、白果、陈皮、玫瑰花、西洋参、核桃、芝麻、元肉、枸杞、大枣、桑葚、白茅根、苡米、当归、丁香、虫草等都是常见可以入菜的中药材。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药膳方子呢?可以根据个人的体质所需,以及季节变化等具体情况进行辨证。在基础中医理论中,春季以调理肝脾为主,夏季重在清热解暑,秋季要滋阴润肺,冬季可以适当温阳补肾。随季节变化而变化,这是药膳选择的一大原则。另外,可以辨证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药膳调理。例如在南粤大地,一般认为是湿气重之地,多建议多选择祛湿方子。而一些调查研究发现,现代人阳虚者也不占少数,针对这些人群,建议以温补阳气的药膳为宜。
除了煲汤,还有哪些烹饪方式
中药不仅可以用在汤方中,还可以通过其他烹饪方式进行加工。比如煮粥。经典的粥方有如淮山莲子粥、淮山苡米粥、腐竹白果粥、荷叶冬瓜苡米粥、苡米红豆粥等。
有些中药还可以用来炒菜,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例如砂仁排骨、陈皮骨、木耳百合炒鲜淮山、支竹白果焖猪肚、虫草鸭/鸡、丁香鸭等。
还有人将中药加入甜品、糖水中,口感更受欢迎。莲子百合雪耳羹/糖水、黑芝麻核桃糊、白茅根竹蔗红萝卜马蹄(糖)水、川贝炖雪梨、红糖生姜茶、当归枣杞红糖水等等。其他如淮山莲子糕、淮山芡实包子、玫瑰花茶、西洋参(杞子)茶、桑葚汁、益母草煮鸡蛋等。
药膳能不能天天吃?
要看身体反应
所谓“药食同源”,药材作为食材食用,通常是出于一定的保健、防病、治病目的。俗话有云:是药三分毒。药材毕竟不是普通的食材,即使运用一些性味偏颇不大的中药材入菜,也不能不加辨证地吃。
何盈犀说,关键是要看服用者的身体反应。若无明显不适,可以长期服用,如国医大师路志正就坚持每天服用醋泡姜。若专门针对一些疾病状态或体质的药膳,需要根据病情或体质来判断。体质或病情发生变化时,需调整或终病则止。
夏季养生药膳推荐
1、豆沙糖水
适合人群:因夏季高温胃口欠佳者
准备材料:绿豆、赤小豆、白扁豆各50g,陈皮半个,红糖/冰糖适量。
绿豆性味甘凉,清热解暑;赤小豆性味甘酸微寒,清热利水解毒;白扁豆性味甘淡平,健脾化湿解暑。三豆并用,让该糖水的清暑功效明显。加入燥湿化痰、健脾的陈皮,中和了绿豆、赤小豆的`寒凉性味,且陈皮芳香醒脾,也能改善食欲。
夏季气温高,人体感觉不适,胃纳欠佳,每餐进食量不比气温适宜的时候,此消暑豆沙糖水适宜在暑夏季节。将糖水放进冰箱冷冻,消暑作用更明显。清热化湿解暑的同时,方中采取了几种豆类,含淀粉、矿物质、维生素较丰富,在解暑同时也增强了饱腹感,补充因汗出过多而丢失的身体矿物质。
2、五花茶
适合人群:夏季感冒者、中暑者
准备材料:金银花、杭白菊、扁豆花、鸡蛋花、木棉花各15g、鲜土茯苓、苡米50g。
方中金银花甘寒,清热解毒、疏风散热;杭白菊辛甘苦微寒,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扁豆花甘微温,清热解暑化湿;鸡蛋花甘平,润肺解毒、清热利湿;木棉花淡涩平,清热解暑利湿;土茯苓利湿解毒、利关节;苡米健脾利水、清热。
可用于预防炎夏湿热邪气侵犯人体导致的头晕头痛、鼻塞流涕、肢体困重、咽痛声哑、食欲不振的感冒,及夏季预防中暑的保健饮品。
3、木棉花扁豆粥
适合人群:湿气重、胃口差者
准备材料:木棉花8-10朵、扁豆50g、粳米50g(2-3人份)。
木棉花具有清热解暑利湿,扁豆健脾化湿解暑,两者搭配,使解暑、利湿之功效明显。制作成粥,也照顾到人们苦夏食欲下降,人们更愿意吃点容易消化吸收的稀粥。粥还有健脾和胃的功效,对于素体脾胃虚弱者有益。
4、藿香葛根粥
适合人群:湿热型感冒、呕吐腹泻者
准备材料:藿香10g、葛根10g(鲜粉葛100g)、云苓10g、粳米50g。
粉葛是广州人最爱的食材之一,常用于煲汤、烹饪。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止泻;藿香化湿、和胃止呕、祛暑解表;云苓淡渗利湿、健脾和胃。三药搭配使用,使本粥具有解表化湿、生津止渴、止泻的功效。
适合夏季湿热型感冒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者。
夏季要多吃清热消暑、健脾化湿的食物,在做饭的时候也可以加入些中药,上面为大家介绍的四款夏季养生药膳方,大家也可以试一试。
养生六字诀顺、静、修、调、补、固
四物汤、十全大补汤、乌鸡白凤丸、八珍糕,这些都是中医很经典的一些滋补养生方,四物汤最养颜,乌鸡白凤丸最补女人身,十全大补汤最能缓解疲劳,下面我们来看看这四大经典养生方的功效。
十全大补汤:最能解疲劳
十全大补汤由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熟地、白芍、当归、川芎、黄芪、肉桂10味中药组成。十全大补汤用法比较多,可以作为滋补药直接吃,一般药店都有成品出售,名为十全大补膏或者十全大补丸,也可以加肉类食材做成药膳食用。
缓解疲劳:
现代社会人们压力大,身体和心理负担都比较重,因此很容易导致气血不足,可以用十全大补汤来舒缓神经、解除疲劳,很多传统茶饮店将它制成一款茶品,更方便人们随时饮用,补充体力。
术后调理:
一般手术会导致身体气血受伤,往往术后可能出现气血两虚的情况,有时甚至影响手术伤口的恢复。此时用十全大补汤的原料加肉食煲汤,每天服用,可以增强体内的气血,使身体恢复加快。
预防癌症:
日本研究认为,十全大补汤有抗癌作用,也可以作为放疗、化疗及术后康复的辅助用药。你可以直接从药店买用料更讲究的十全大补膏,每天早晚各服用一茶匙,帮助身体调理气血。
四物汤:最养颜
四物汤是中医养血第一方,包括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四位药,既能补血养血,又能活血调经的常用方剂,血虚者可用来补血,血瘀者可用来活血。另外,四物汤可以滋润肌肤、防止衰老。
生理期调理:
女性可以在生理期结束后喝四物汤,早晚各一次,连续喝一周,有助于补血养血,让身体恢复过来。
改善月经过多:
四物汤是养血祖方,并由此衍生出无数的“子方”、“孙方”,其中较著名的是桃红四物汤,增加桃仁、红花两味,专治血虚血淤导致的月经过多,还能对付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
补身养颜:
你可以将四物汤当做调料,用红枣、枸杞、冰糖掩盖浓重的中药味,再加入鸡肉、排骨等肉食,做成滋补药膳,可以帮助气血通畅,使脸色红润、肌肤光滑,补身又养颜。
乌鸡白凤丸:最补女人身
乌鸡白凤丸是妇科调补名方,目前已有百年历史。它最主要的药物是乌骨鸡,《本草纲目》认为乌骨鸡有滋补身体虚劳羸弱的作用,特别是对女性气虚、血虚、脾虚、肾虚等症尤为有效。现代医学研究也认为乌鸡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赖氨酸、蛋氨酸和组氨酸,能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调理月经:
月经不调有多种原因,乌鸡白凤丸主要对气血两虚、阴精不足所引起的月经不调效果明显,一般表现为月经量少、颜色淡、质地稀,患者身体瘦弱、乏力气短、头晕、面色发黄或没有光泽。
预防“早更”:
中医认为,女性肾气不足时容易导致内分泌功能紊乱,因此滋补肾气可以预防“早更”出现,并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症状。
男性也能用:
中医的方子讲究对证,没有男女的限制。男性患上气虚或血虚类型疾病时,也可以服用乌鸡白凤丸,例如慢性肝炎、胃下垂、盗汗、前列腺增生、阳痿。
八珍糕:最宜健脾
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好了,但是生活更加不规律,因此脾胃出现的问题更多,调理身体应从脾胃开始。在八珍糕中,山药、莲子肉、薏米、茯苓、白扁豆、芡实都是补脾食物,在补足脾胃之气的过程中,它们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而且,这些食物药性平和,补养非常和缓,很适合消化功能不良腹泻的人食用。
四季补脾:
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功能强劲,吃下的食物才能更好吸收。中医认为,脾胃虚弱的人四季都可以食用八珍糕补脾。
八珍糕原料有人参6克,茯苓、白术、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薏米各100克,粳米面、糯米面各200克,白糖200克,白蜜适量。将各种原料碾碎,和粳米面、糯米面拌在一起,蒸成糕饼,经常食用,可以增强脾胃功能。
如果想用中医的方法调理身体,什么样的方子可以温脾补肾?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保健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跟着网络和书籍学习各种保健防病的方法。当然,这些都是从保健这个最基础的东西延伸出来的,保健不是按穴位,吃点补药那么简单。中医养生有六字方子:顺、平、养、调、补、固。如果你真的理解并做到了这几点,健康长寿就离你不远了。
“顺”:养生随季节。
古人认为人体的变化与四季的循环是一致的,所以衣食住行必须与季节相适应。说:“好天气,好地方。”这里的“时”指的是阴阳四季,具体来说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要养肺养阴,早睡早起,心平气和,否则伤肺。
“静”:让心安静下来。
现代人喜欢热闹的生活,每天的日程排得满满的,怕孤独寂寞。其实这种浮躁的生活对健康是极其有害的。曰:“淡泊虚无,真气跟随,精神自持,病从不止。”
人在安静的时候,可以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消耗,尤其是“气”的消耗,这样就可以“养精蓄锐”,从而防病延年。你不妨放慢生活的节奏,采取冥想和休息的方式,让身心慢慢得到休息。
“修”:修身养性,少烦恼行善。
李755-79000说“哪里有好家,哪里就有;不盖好房子,就不好意思了。”其实平时贤惠大方的人,往往能与世界和谐相处,减少很多烦恼,感到快乐。可见,修身养性,包容他人,淡泊名利,善待他人,自己的收获将是健康、幸福、长寿。
“调”:多深呼吸、长呼吸。
人难免会遇到营养不均衡、过度劳累、病邪等诸多不健康因素。这时候就要用到“调”这个词了。说世俗的欲望要根据四季的变化来调养。它也强调呼吸的调节,即“调息”,练习呼吸和呼气。
“补”:补和泻最健康。
古人主张用滋补药物调理阴阳、脏腑、气血。有三个原则:一是辨证,二是食补先行,三是补泻结合。
中医说药食同源,所有的食物都有调节身体的作用。从味道上看,酸味能养肝,苦味能养心,甜味能养脾,辛味能养肺,咸味能养肾。从颜色理论来说,红色补心,黑色补肾,**补脾,绿色补肝,白色补肺。
养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固”:固精、固气、固神。
固精就是护肾气,最重要的是节欲。
固气,第一,减少用气量,少说话;
第二,多晒太阳,补充阳气;
第三,多做有氧运动,增加氧气;
第四,睡眠可以滋养五脏之气,千万不要熬夜;
要扎实,必须调理七情,但只有当我们高兴、生气、过度思考、过度悲伤、过度恐惧,情绪控制好了,身体才会少受伤害。
茯苓
曾被慈禧太后当作养生益寿的要药,不但自己常食用,还将茯苓制成茯苓饼,赏赐给大臣。茯苓味甘淡,性平,人心、脾、肝、肾经,具有健脾和胃、补脑健身、利水渗湿、宁心安神等功效,被誉为中药“八珍”之一。茯苓特点是补而不峻,利而不猛。药性平和,既能扶正,又能祛邪,是脾虚湿盛者必不可缺的健脾祛湿中药。
荠菜
荠菜带根全草入药,其幼嫩叶是人们喜爱的一种野菜,早在公元前300年就有采食荠菜记载。荠菜味甘、淡,性微寒。有补虚健脾、凉血止血、清热利水等功效。宜于湿热胃痛、血热吐血、湿热泄泻、便血等症。
枸杞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尤其是中年女性肾虚之人,食之最宜。
鲈鱼
又称花鲈、鲈子鱼。性平,味甘,既能补脾胃,又可补肝肾,益筋骨。
何首乌
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历代医家均用之于肾虚之人。凡是肾虚之人头发早白,或腰膝软弱、筋骨酸痛,或男子遗精,女子带下者,食之皆宜。
栗子
性温,味甘,除有补脾健胃作用外,更有补肾壮腰之功,对肾虚腰痛者,最宜食用。
山药
性平,味甘,为中医“上品”之药,除了具有补肺、健脾作用外,还能益肾填精。凡肾虚之人,宜常食之。
本文来自作者[岚醉旋]投稿,不代表金桥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enmingliaocheng.cn/liao/213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金桥号的签约作者“岚醉旋”!
希望本篇文章《夏季养生的四款药膳方》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金桥号]内容主要涵盖:生活百科,小常识,生活小窍门,知识分享
本文概览:夏季养生的四款药膳方 南方人喜欢煲汤,煲汤的时候加些中药材就成了一道滋补的养生药膳,其实,炒菜、煮粥的时候都可以加些保健中药,今天也为大...